琪琪泡泡

琪琪泡泡
甲辰龙年限定勋章
甲辰龙年限定勋章

2024年甲辰龙年限定勋章,在2024春节盲盒抽奖中获得。

2周年勋章
2周年勋章

使用新出行2周年啦!

XCX-MEMBER
XCX-MEMBER

新出行成员勋章,通过分享2024年度报告获得。「限时活动」

简介:认证:还没有钱成为做电动车主的菜鸟

成就:社区推荐1次、精华推荐6次

关注135 粉丝14 获赞441

  • 加入黑名单
  • 创作成就
  • 最新
  • 动态
  • 文章
  • 视频
  • 点评
  • 闲置
  • 投票
  • 个人信息
  • 门店优惠
  • 全部
  • 动态· {{circleNum.ins_num}}
  • 文章· {{circleNum.article_num}}
  • 视频· {{circleNum.video_num}}
  • 点评· {{circleNum.remark_num}}
  • 闲置· {{circleNum.sale_num}}
  • 全部
  • {{item.name}}·{{item.contentNum}}

优惠活动

抵扣券

权益礼包

坐前千百种质疑,试完就老实了 ✨小鹏全新P7 此前因为G6、G7、P7+的驾驶感受或座舱体感都比较失望,再加上全新P7乖张的造型,一度对于后者是不怎么抱期待的{:捂脸02:}。但在动态试驾一早上后,真就是啪啪打脸,觉得比P7+值得超多,更加全面。{:牛啤02:} [一R]驾驶感受-运动 这是最大的惊喜,也是“P7”运动定位最大的正名。主观的说,短路线体验下感觉和model3、小米su7的差距已经很小很小了,动力跟脚、制动踏板也足够线性,瞬间加速走线也很有信心。唯一明显的差别,就指向性比他俩稍微弱一点。 [二R]驾驶感受-舒适 我觉得比P7+值,主要是“舒适模式有舒适的样子”,而不是直接软趴趴或只有动力的变化。不错的悬挂支撑性+座舱包裹性,让我有点开“德系大型车”的感觉,这种感觉还是之前在腾势Z9 GT上体验过的。 刚柔并济,同行人也没有晕车感。舒适模式特别适合女主人通勤、非驾驶爱好者使用。 [三R]空间体验 不得不说,这一次用的一体式座椅质感摸着坐着都很不错,而且侧翼支撑响应十分及时、贴合人车动态。而且前排座椅支撑终于不是软塌塌的,不会像G6\7那样坐到侧边会直接感受到底座的包围,但也不会很硬。 起初在评测内容里看到后排坐垫倾斜角度挺高,还以为后排还是小板凳,但实际上我174cm、85kg的体型坐着没啥问题,膝盖内侧也挺贴合。这5米长的车身还是用到刀刃上了(但就和小米su7一样,我还是觉得太长了) [四R]其它体验 小鹏的智驾、车机一直很优秀,这一次没有深体验,所以差异感受不出来。但此前一直质疑的指纹触控系统也挺好评,一方面是响应很快干脆,另一方面手感也不错。这一次是深灰内饰风格,氛围感确实是很不错,会给我一种“专注、沉浸”的状态。我觉得虽然品牌力、智能生态功能体验比不上SU7,但确实是一台很适合替代SU7的纯电轿车。(不考虑颜值)

5
琪琪泡泡 点赞 10 评论 14

当小鹏新P7、小米YU7、乐道L90、理想i8这四台重磅车型登场后,我结合一些大V和自己的观点,分享几个我看到的营销现状。 1、ITC行业对汽车行业的“生态化反”进入到成熟期状态,最直接的现象就是用户已经养成“产品迭代得像电子产品”一样的预期,如果新车没有新功能,新鲜感、新体验,用户会相对难以去说服自己接受溢价。即便小米YU7本身热度就很高,但天际屏+电动前备箱这一招确实如虎添翼,和同行快速拉开差异。这一点,手机行业早已炉火纯青。 2、对于一个品牌或市场的新品类必须要有“显性的技术代差”才能掌握话语权和减弱短板影响,例如乐道L90的超大前备箱和极制轻量化,让纯电大6座SUV这备受怀疑的定义实现新的生机,相反理想i8这一次失利也包含内饰、功能并没有惊喜的因素。 3、增程产品SKU打法并不能完全适用纯电产品。前者属于卖方市场,用可油可电去让用户被动接受其它配置,后者属于买方市场,得用足够好的优势让用户主动接受纯电续航,总而言之就是不存在“平替空间”,只允许“降维打击”的说服。我认为乐道L90明智的地方,就是它在20-30万只有纯电5座的市场区间出现了“6座”的降维打击。而i8的定位更应该是L7的“增配改善”,而不是L8的纯电平替(因为客户直接失去的空间和全家出行时的“确定感”)。简而言之,纯电是增程的趋势,但不是终点和真理。(具体阐述在上一篇文章有讲过https://www.xchuxing.com/article/155721) 4、品牌公关和市场功能协同进一步加深,“服务能力”见证传播水平的高低。小鹏新P7这一次“人人都是代言人棚拍”营销就非常好,主动给每一位媒体人拍摄精修大片,让大家更有转发自己出镜的动力,而这也会潜移默化地给他们的粉丝们传递“你家idol也觉得P7很帅很出片”的心态。让参差不齐的实拍传播摇身“官图”,小小的成本换来巨大的收益。 当然此前做的最好的是理想(把竞品车直接送到媒体门口做对比测试),原本单单是把控不同家媒体的宣发物料品质就是一个巨大工作量的活 。

4
琪琪泡泡 点赞 3
文章

「泡炮谈:理想L系列的策略,对i系列灵么?」关于理想i8上市后的一些想法

之前体验i8之后写了一些疑惑和观点,伴随着i8上市后的热度并没有我预期的那么高(但我并不怀疑i8的销量其实是符合理想品牌的预期的),特此分享一下,与大佬们交流交

琪琪泡泡 点赞 4 评论 2

理想i8上市后,这股价变得有点猛

琪琪泡泡 点赞 3 评论 2

活久见,没想到之前在极速拍档节目里看到的“松散海豚”居然让我遇见了。不得不说这美式复古火箭车外形+两门两座+游艇式白色内饰,那西海岸的气质真的挠一下~就上来了 有意思的是,这车骨子里是一台比亚迪,带涡轮的DM混动,100km纯电续航,6DCT变速箱,综合功率230kW,0白能干到4.9秒,不过亏电肯定好像是10秒级? 真的是极致的玩乐单品,不过这价格确实恐怖,现在也停产停售了,二手基本在4-50万....好嗨得意

8
琪琪泡泡 点赞 1

许久没发动态,今天借着朋友聊到的“他的特斯拉变得不耐跑”和“增程让他更坚定做纯电粉”的事情,分享点小谈资。 1、他是20年上牌的特斯拉model 3后驱标续版本500km(50多度电池),开到现在也有五年。以前时间比较自由,对这台车的能耗和补能效率都没什么感觉,但最近越加感觉他的特斯拉不耐跑,以前还能跑个300多km,现在就只能跑个200多km,空调也感觉明显耗电增大。 2、由于现在是打卡制上班,让他开始觉得每周都要充一次电很烦,毕竟特斯拉充电倍率就1.5-2C区间,即便是在超充桩也就开始能到110多kwh,后面基本上都是掉功率的。当周末成为主要休息时间,没有家充桩挑战,充电慢就成了加班。 3、最近看到乐道L90的价格,抛开买不买不说,他是有点心动的。在量大管饱之上,最重要的就是纯电。朋友说“以前觉得理想L9是绕不开的选择,直到增程器启动,NVH和体感都很突兀、明显,而且更尴尬的是亏电模式(强制燃油模式)下,空调在非行驶状态下居然不会自动制冷、冷不了车。上次在外面热个半死!” 以此更加笃定了他的纯电粉身份。 ——————————— 以下是我的一些小观点和疑惑,欢迎各位大佬传道轻喷 ——————————————— 1、特斯拉的三电能耗一直都很吊,会出现续航锐减我觉得还是因为电池的物理局限性(寿命、散热等),而电池越小下限越低。那是不是也说明,增程其实也属于这个逻辑?尤其是小电池增程,因为本身也是纯电驱动,那么长期(当然是超过4年以上),所以并不是最优解。 2、今年我和朋友提到一个词叫“混动焦虑”。聚焦的就是小电池混动车的在“纯电模式依赖”下所面临的充电体验较差、增程工况体验差和动力表现突兀。而大电池增程,确实是解决“混动焦虑”的关键一步,例如昊铂HL、智己LS6增程版的60度大电池(是的,昊铂比智己更早使用60度大电池,可惜) 3、尤其是在当下补能设施越加充足的情况下,其实大电池纯电(65kwh以上)比小电池增程、插混更能够解决续航焦虑和补能焦虑。(因为我相信还是有不少消费者首先抱着把增程当油车开的思路) 4、因为理想L9、问界M9和腾势DM-i我都开过,里面增程器启动后效果NVH最好的是M9,DM-i相对最差。而只有比亚迪DM-i的插混,在油电混合模式下能够明显看到是会“反充电量”。所以我认为在小电池领域,插混普遍的实用性还是会比增程更好。(这应该是得益于插混有发动机直驱,带来的功率输出余量优势?) 5、补充第四点的观点就是,之前在广州开理想L9强制亏电模式下油耗真的很高,基本上都是11-12个油了。开不到一公里,可用续航就掉了3-5km(市区工况),然后驻车情况下,掉电也挺明显的,确实是刷新了我的认知。 6、当然我混动车体验的较少,但对于最近在观察30万元内、小于4900m电动SUV的我来说,更加坚定优先选择纯电、其次是插混或大电池增程。但尴尬的是,其实能选的纯电SUV并不多,高性价比的乐道L60、等不到车的小米YU7、选配价格高的极氪7x或007GT、键盘值+幸福感很高但确实驾驶体验不太对胃口的小鹏G7........ 7、现在最期待的还有理想i6,也明白为什么理想会对纯电市场,尤其是i8的保客群体相对有信心(至少是宣传上所看到的),因为增程真就是“前往纯电的通路”,现在我们也越来越少听到“纯电焦虑”这个词,我坚信增程在不就得将来一定会成为“纯电车型SKU里的“中低配”定位,而纯电则是增程的高配”.......当然也会很期待“大电池混动的爆发”,但我依旧认为纯电的大趋势其实已经来了。

琪琪泡泡 点赞 3

问界M9这车化妆镜巨大,都能当后视镜了,而且还大。流媒体后视镜的高清程度也数一数二,延迟和透视处理的挺好,我数了几次,基本上后方加速车一离开流媒体后视镜就是在车屁股的位置了! ​智驾确实是大大大大减轻疲劳,当然也得和整车智能(包括底盘)、舒适配置结合才能1+1>2

4
琪琪泡泡 点赞 2

看到吴佩老师的一条“你最愿意为什么配置花钱买单”的投票,发现我和大部分投票者居然想法都还挺契合,座椅通风/加热/按摩确实是最大公约数的“实用+情绪价值”功能。 这下就越能感受到“日产N7”在产品打造上的优秀

琪琪泡泡 点赞 2

最近比较失望的车型当属极氪007GT了,我直言,他这个猎装造型(D柱至屁股)就是败笔,在标榜“极氪001基因延续”的设计上,一方面失去了极氪001那天生自带的“机甲运动风格”,另一方面又打破了极氪007、极氪7X原本“一气呵成的流线感”。 我觉得败笔的地方,主要是几个点: 1)D柱上的拼接痕迹太过突兀,就像领克07的D柱一样,突然一个上钩(007的下钩)打断了流畅的线条,实在看不懂。就视觉体验感上,我期待的后尾箱视觉中心是往下压的,而不是如今往上翘得更像一台SUV。 2)后车顶尾部的小尾翼真的不是极氪001用剩下的直接安上来的么?如果不看车灯仅轮廓真觉得是001的既视感(不过得看实车吧,只能说还是主观的感觉)。我就是觉得车顶/车身比例就显得这个尾翼不够帅。 3)去年对007旅行版的期待源自于SUGARDESIGN老师的一组假想图,那是真旅行,且后车身的线条和空间是往后拉升的。但如今的GT版本在我看来也是“考虑成本”的结果,再叠加原本就相对短的车身,于是就显得尾部侧面看线条有些复杂了。 ( 我理想中的姿态就是下图奔驰C级旅行那样 ) 遥想2023年下半年被极氪007时所惊艳时,更是力排众议承认它是一台“在设计上具有实用兼技术的前瞻性的产品”,且极氪7X甚至也是我购车清单里的标注。所以从听闻有旅行车版本时就很期待,也一度因听到“不会出旅行版”的小道消息所惋惜。如今我认为GT版也不能很好优化后排乘坐体验(或者说差异感不会太高),只能继续惋惜了......

7
琪琪泡泡 点赞 4 评论 13

以前是大家担心没有充电桩/站的顾虑大于没有换电站,换电站用体验效率覆盖了少或密集的问题; 如今则明显相反,换电站覆盖率不够密集带来“一次性担忧”以及高于担心前者,充电用越来越高的效率覆盖了“方便”与否的担忧; 真理是动态变化的,增程用户的“油箱论”也会慢慢透出一波“还是纯电香”的客群。 无论是插混、纯电、换电,本质上都是关于“基建胜利”的叙事,而这也是东大的天赋。

琪琪泡泡 点赞 4 评论 2

今天第一次近距离看到新款魏牌蓝山,发现这个车灯上有细节哈哈哈(奔驰:你礼貌吗),但真的很好看,比奔驰现在对三叉星阵应用的好(别问,问就是新款奔驰E尾灯)

琪琪泡泡 点赞 1

雷军真的是从品牌产品、个人行动到权益服务都全面让你感受这个品牌、这个人是真热爱汽车,热爱汽车文化,发自真心推广、为热爱汽车文化发烧的人 我只能说,你不当首富,谁当? #雷军##小米双ultra##小米su7# ​​​

琪琪泡泡 点赞 3 评论 4
你已将对方拉黑,无法查看其主页内容
由于用户设置,你无法查看其主页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试试换一个关键词搜索吧
已加载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