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r呀

Nir呀

成就:精华推荐1次

关注0 粉丝1 获赞94

  • 加入黑名单
  • 创作成就
  • 最新
  • 动态
  • 文章
  • 视频
  • 点评
  • 闲置
  • 投票
  • 个人信息
  • 门店优惠
  • 全部
  • 动态· {{circleNum.ins_num}}
  • 文章· {{circleNum.article_num}}
  • 视频· {{circleNum.video_num}}
  • 点评· {{circleNum.remark_num}}
  • 闲置· {{circleNum.sale_num}}
  • 全部
  • {{item.name}}·{{item.contentNum}}

优惠活动

抵扣券

权益礼包

上一次看到人们如此热衷于某种容器,还是在古玩市场。毕竟官窑优于民窑,收藏价值也就更高。 今天看到关于电池供应商的争论,也分享下自己开电车8年来的体会。 第一辆电车,北汽ec180,宁德时代电池,5年6万公里,衰减不易察觉,非常耐用。 第二辆电车,蔚来es8,3年11.5万公里,因为能换电,说实话没太在意过电池是哪家的。 今年借着友商的热点,顺手也查了一下蔚来电池的信息。 1. 消费者为什么会挑剔电池供应商? 电池多元化供应,对车企是好事儿。但无奈宁王技术实力难以望其项背,电车电池又贵使用周期又长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消费者只想用宁德电池,是非常理性的思考,这不是加强市场教育就能解决的问题。 2. 蔚来的电池供应商 400v平台电池供应商,包括宁德时代和中创新航,也有卫蓝科技的半固态150度电池。 900v平台的电池供应商,包括供乐道的弗迪电池,中创新航,以及对应蔚来nt3.0的宁德时代。 萤火虫的电池供应商,目前已知的有欣旺达以及宁德时代。 3. 蔚来的电池供应商这么多,为啥没人提? 蔚来三个品牌,5个电池供应商,消费者竟然没人闹,是靠传说中的服务堵了消费者的嘴了吗? 当然不是。究其根本,还是因为能换电这个特殊艺能,使得电池维护责任在蔚来不在消费者所致。至于那个BaaS租电模式,在责任划分这个问题上更夸张,电池出了问题全部由电池资产公司负责,消费者连使用责任都没有了… 4. 宁德为什么找蔚来合作? 都是车企求宁王分配产能,宁德却和蔚来签订了换电战略合作,包括推进宁德时代对蔚来能源不超过25亿元的战略投资。原因也没什么,无非就是蔚来手里有别家没有的电池数据和样本。什么数据和样本?当然是服役电池相关的信息!8500万次换电背后,哪块电池跑到了设计里程,哪块电池用到了设计的最大充放电循环,达到极限后电池材料的状态,这些都只有蔚来知道,而且可以比其他无法换电的车型更快知道。更有趣的是,蔚来不但可以知道这些数据,而且可以通过不同的运维策略去干预电池的可靠性。所以,宁王找蔚来合作,大家各取所需,互惠互利。 5. 蔚来为什么找很多电池供应商合作? 蔚来是野心极大的公司,把不同规格车型(A、B、C级)的电池交给了不同品牌去做,这样能够让所有电池供应商雨露均沾的同时,顺便成就了自己。很多人不看好换电,但随着今年乐道L90和蔚来es8的热销,一旦换电车型被市场接受,那么蔚来的阳谋可能真的就要成功了。

4
Nir呀 点赞 2 评论 1

美,由内而外; 帅,由表及里。

5
Nir呀 点赞 3 评论 5

es8之前买的7座,三口之家,露营+货拉拉很方便,适合喜欢到处跑的家庭。 6座的话,应该还是更适合大家庭或轻商务接待用。 签名版虽然贵,但增加的HDPL和隐私玻璃,科技感和实用性有: 1. 智能高清投影大灯,除了炫酷,还接入了整车安全系统,已经成为功能安全的一部分了。 2. 隐私调光玻璃,看起来和遮阳帘有点重合,但播放低亮度的杜比视界片源(150nit)时,观影效果极佳。

Nir呀 点赞 2

周末牛屋有志愿者培训,就过来了。 算是探店吧,顺便也和FL聊了一下。 说说几点观察: 1. es8的热度是真的可以。发布10天了,从我刚到店到培训完,来看es8的人就没断过。屋里屋外四台车,每台都有人在看。 2. 和一个看车的男生聊了会儿,人家之前是开525的,竟然也来看es8。问了下原因,主要考虑两点:一个是蔚来一直做高端纯电,是有自己的积累的;另一个是baas完价格很合适,他认为开5年肯定换车了。 3. FL和我说,来看车的消费者普遍认为es8的配置很顶。我问这个顶是什么意思,她说主要就是认为空间大+冰箱+彩电+大沙发+设计+质感。 4. 有一点没想到的是,现在消费者普遍都能接受换电了,唯一犹豫的,是什么时候去换掉新电池。 这次蔚来确实是破圈了, 意向客户数量非常可观, 运营这方面动作也很快, 上马了用户志愿者培训, 卖得好固然重要, 口碑好才是根本。 #蔚来# #蔚来 ES8#

Nir呀 点赞 2 评论 7

财报的核心议题,主要围绕乐道L90和蔚来全新es8的交付规划展开。 1. Q4交付量:Q4全品牌预期交付15W辆; 2. Q4产能规划:乐道2.5w辆,蔚来2.5w辆,萤火虫0.6w辆,总计5.6w辆; 3. 产能分配:优先供应l90和es8。 4. 研发费用:Q3开始,研发进一步提效,季度费用控制在20亿元; 5. 毛利率:Q4整车可达到16-17%,结合CBU降本增效,预计可实现盈亏平衡;长期毛利率目标为20%; 6. SG&A费用:进一步压缩至合理范围,多个服务业务追求盈亏平衡,或微亏。 7. 供应商:会优先与此前合作紧密的供应商达成新的合作协议。 总结: Q2完成交付指引,建立组织信心; Q3完成爆款上市与交付爬坡,重拾市场信心; Q4实现盈亏平衡,实现短期商业目标。 在此过程中,运营降本增效,研发更加聚焦,销售主推双爆款,企业争取盈亏平衡。 结束语: 野心、信心、决心都很足。 车卖得好,解释成本真的低。 共患难的供应商,优先合作。 坑过爹的供应商,886。 四季度,还你一个盈利的蔚来

Nir呀 点赞 4 评论 1

9月周销蔚来理想不分伯仲,谁才能摘得忘记销售的桂冠? 昨天,各家车企披露月销,捷报频传: 蔚来集团交付3.1w辆,创了新高。 理想不尽如人意,但也有2.8w辆。 今天,各家周销放榜,值得细品: 蔚来凭借L90的影响力,周销量达到8163台, 理想依靠优惠政策,周销量回升到8400台。 真是难解难分呐! 年底前,双方各自还有最后一张底盘: 蔚来,es8。 理想,i6。 es8预售价已出,41.68w,租电版本30.88w,摆明了想和乐道L90一同吃掉20-40w的纯电大三排suv市场。 i6尚未发布,此前虎嗅曝光的预期销量为:2.5w-3w辆/月。前天李想本人给予了修正:9k-1w辆/月。这个月销,意味着i6很有可能会创下理想汽车的历史低价。 目前看,蔚来和理想都进入了自己尚未过多涉及的市场节奏中: 蔚来销量还在攀升,占据一定的市场优势,但财务压力不容许他们有太多犯错空间。 理想现金等价物充足,但增程和纯电车型相互掣肘,调整时间不会太短。 PS:今天晚上蔚来发布25年Q2财报,咱们拭目以待!

4
Nir呀 点赞 2 评论 2

在用户企业买车,是一种什么体验? 22年买的nt1.2平台es8,属于不懂车、“49年入国军”的车主。 买车前线下线上都调研过。主要集中在三个品牌三辆车上: 1. 谁都绕不过去的tesla标准版model y,31w 2. 理想one或L9,35.8w起 3. 蔚来es8/es7,49.8w 线上调研结果是: tesla,无敌; 理想,牛b; 蔚来,倒闭。 线下,蔚来老车主给耐心讲解了2个小时, 解除了我们很多疑惑,最后在nt1.2 的es8/es6和nt2.0的et7/es7当中选了es8。 事后看,es8是最均衡的选择。 如果当时买了model y(工科生无抵抗力),会踩到23年8月降价5万的大雷; 如果当时买了理想one(试驾印象挺好),1年后会直接停产; 买了es8后,23年有过一次降10万的风波,比tesla还夸张,但蔚来胜在价格高,计划长期用车,且有各类权益,用车周期越长越划算。所以损失感没有特别强。 作为nt1.2平台车主其实有个好处, 就是见证了蔚来由私域经营向公共经营的过度。 那种有求必应、用户利益至上的企业行为,深深打动了我。但这种优质的用车体验,却与彼时铺天盖地的倒闭言论格格不入,确实也令人感到担忧。 自我怀疑,就是大堤角落的蚁穴。 蔚来的车降价了,蔚来的股票下跌了,蔚来倒闭的证据链似乎连起来了。 也许,绝境才能逢生。 我慢慢发现,一年时间里,蔚来的换电站数量从1300增加到2300座,很多原来去过但没有充换电站的地方,也都建了站,最典型的就是青海的孤独星际酒店。 如果,一家企业真的陷入经营困难,那怎么可能还会大规模建这么多充换电站? 那些看似显然的网络爆论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生意? 事情不是说说就算了,而是干出来的。 个体不认同,并不代表群体不认同。群体不认同,不代表事情本身不正确。一切还是要以实践检验为准。 逐渐地,我也开始客观地看待这家公司: 它的产品设计,是那么的光鲜亮丽, 它的用车服务,是那么的周全体贴, 它的技术研发,是那么的坚定投入, 同时, 它的营销宣发,总是感觉差强人意, 它的产品定义,总是强调专业主义, 它的销量交付,总是那么平淡如水。 也许,是斌哥与各个团队的真诚与努力, 是敢于承认问题并直面吐槽车主的勇气, 才是我坚定看好蔚来的核心原因。 如果只看到全新es8超低预售价时全场异口同声“斌神”的呐喊, 是多少车主和投资者网上被喷,线下被疑的不甘,是更是诸位隐忍3年的呐喊。 用户与创业车企,同享乐易,共患难难。 作为nt1.2车主,挺羡慕nt3.0的车主, 但作为老车主,也会一直支持蔚来, 并看好它能够也必然会向好发展。

Nir呀 点赞 3 评论 2

蔚来全系价格调整背后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背景 李斌说,2.0的es8贵了,3.0的价格要向es6看齐,然后再以3.0es8的价格为基线,完成其产品线的布局更新。 分析 我们来看下蔚来nt2.0几款核心产品的定价: et5,29.8w; es6,33.8w; et7,42.8w; es8,49.8w; et9,78.8w;(nt3.0) 其中, 5-6-7-8-9的价差,分别为:4-9-7-29万元。 如果只关注suv车型: es8-es6=16万元, 即使算上43.8万的es7,6-7-8的车型价差是:10-6万元 纵使蔚来以车型多闻名,但在这样的价差下,车型既稀疏,分布也不均匀。 产品头重脚轻,有明显的高端取向; 销量却又颠倒,7-8车型凤毛菱角。 es8价格调整后呢? es8-es6=41.68-33.8约等于8万元,如果以4万元为区隔,中间放入es7,正好形成5-6-7-8,每4万元一个产品的均匀排列。 这样也可以反推出es7(李斌头铁说保留)的价格是37.8万元左右(而非现在的7上8下) 性价比? es8基本做到了同级别(8系)人无蔚有,人有蔚优。完全支持不同模块,不同配件,不同系统之间逐步、逐个、逐帧分析。 意义和作用 1. 30-40万之间的纯电车型,蔚来市占率意图要达到40%左右(预计26-27年实现)。什么概念?腾势,问界,小米,理想,小鹏,tesla,这6家分剩下60%。注意,在这个过程中,纯电渗透率还会增加。先从suv开始,然后轿车。 2. 换电将借助前期建站的网络效应和热销的规模效应被激活。有人质疑,激活了会怎样?只要是纯电,不还是有续航焦虑?就目前标配100度电池和个人用车体验来看,蔚来试图通过换电,去完成用户从续航焦虑(跑得远)到补能焦虑(补能快)的认知转变。也就是说,回归油车的用车体验,即只关心哪里有加油站(换电站)。这种认知一旦形成规模(30万以上车型40%的纯电用户认同,整体市场20%认同),那其他还在解决续航焦虑的车企,就真的前功尽弃了。 结束语 蔚来正在完成自身蜕变, 后续各家车企纯电大战, 会更加激烈、精彩。

Nir呀 点赞 8

蔚来用户沟通会,是用户大还是企业大? 这是我买蔚来以来,参加过的最尖锐的沟通会。 会议主要是围绕蔚来电池价格调整的政策进行的。 G点就是nt1.2的苏州车主和斌哥两次对线,大意为: 斌哥:“我对公司有责任,我必须从公司经营角度出发去考虑所有问题……” 苏哥:“你说的那些是你们经营者思考的问题。我推荐过很多人买蔚来,我们是消费者,我们更在意有感知的体验……” 听完沟通会,我意识到: 蔚来曾致力于打造的私域,在新的市场竞争格局下,该结束了。 苏州大哥在蔚来私域时期贡献的涟漪关系(推荐身边人买车),实际上是人家面子和里子的缩影。在当今这个产品快速更替的时期,蔚来已经成为了一种思想负担(车降价别人可能会怪罪推荐人),每天都在被微信群信息ota。 客观上,蔚来今年是有刚性经营任务的: 1. 今年四季度盈利这事儿,我曾亲口听斌哥说过,是flag。 2. 蔚来目前还处于cbu改革期间,部门盈利才能保留。电池降价还是车部门的事情,和积分和商城没关系,优惠能否打通(影响其他部门利润),尚未可知。 积分,换电券,电池升级券? 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私域时期,沟通会上去坦诚蔚来的经营困难,大家更容易理解,没准还能跟着斌哥学两手。 公共时期,普通消费者,who care? 所以,斌哥与管理层,真的应当基于公司发展的新阶段与现状,重新审视企业用户诉求的变化,以及与用户的沟通方式。 苹果、特斯拉,都是用户企业。但说到底,企业的权重,总还是比用户更大一些。毕竟,企业垮了,用户也就散了。

Nir呀 点赞 5 评论 11
文章

别看es8降价8万,反而会让蔚来更加高端

周末的蔚来展厅,真的是人满为患。作为一代老车主,心底还是高兴的。不过,随着新es8的价格调整,蔚来全系产品几乎都会被重估,尤其是400v平台的5566车型。但若

Nir呀 点赞 7 评论 2

蔚来新5566没槽点的,但拜托销售能不能上上心? 晚上还没睡觉,结果听闻噩耗: 表弟没问过我的情况下,买了一辆30w的model y。 对,30w,model y。 我真搞不懂,这咋想的?仔细一问: 1. 小米好开,最喜欢,但轿车车型不适合,放弃了; 2. 知道我开蔚来,结果特意去蔚来看了下,然后没人理,惺惺地走了… 3. model y,稳妥又不落俗套,买了。 我这会儿是真的急火攻心了…今天刚去看了et5t。产品已经很顶了好嘛,能掰头打节拍的nomi,横屏,怀档,hud,流媒体后视镜,柔软座椅,颜值在线,还要咋滴??为啥就没换来他的订单呢? 冷静下来想一想,他开的C,电车对于他而言确实是新事物。所以试驾其他品牌对他而言冲击很大。那么蔚来,是不是应该努力服务好每一位进店客户呢?尤其是安排油车客户尽可能试驾一次,也许对方的冲动就是你的业绩了。 哎,其他不想说了,销售团队多努力吧!

9
Nir呀 点赞 1 评论 3

买新et5t就够了,没必要硬上su7 一年研发投入100多个亿,长期亏损,但月销寥寥…蔚来终于扛不住了,除了内部降本增效以外,车子也开始大幅优惠。这次推出的新et5和5t,大幅提升了配置,销售政策参考es6/ec6,租电+优惠完最低也能到20出头了,可以说在小米su7面前,还是有些优势的: 1. 争议比su7小。你可以尝鲜,可以特立独行,但没必要把自己放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去烤。蔚来车主都知道,每天被人指指点点的日子没那么舒服。小米很好,祝su7/yu大卖。 2. 原创心里更踏实。汽车其实是仅次于房地产的个人资产,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虽然我也认可su7/yu7的性价比,但从财富角度看,保时米,法拉米这样戏称,可不一定是褒义词。蔚来的原创,虽然烧钱多,但至少不会在这方面有太多困扰。 3. 蔚来的5比小米的7定位要高。编号上也能体现,这无关乎拉踩,而是品牌决定的。新et5全面拥抱国内市场后,配置和品质上都已经全面优于小米su7,确实更符合30w以电车的形象,而小米完成su7/yu7的打造后,更明智的做法是打造自己的5系,进军15-25w市场。 4. 蔚来给了更多车型选择。除了et5,同价位蔚来还给了5t这样的车型可以选,老实说touring系列的可玩性确实要比普通轿车高很多(行李箱,车边帐等等)。对于喜欢出去玩的车主,新5t再适合不过了。 听劝也好,转向也罢。蔚来的车,确实越来越容易卖了。

9
Nir呀 点赞 2
你已将对方拉黑,无法查看其主页内容
由于用户设置,你无法查看其主页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试试换一个关键词搜索吧
已加载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