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月

在九月

关注0 粉丝0 获赞100

  • 加入黑名单
  • 创作成就
  • 最新
  • 动态
  • 文章
  • 视频
  • 点评
  • 闲置
  • 投票
  • 个人信息
  • 门店优惠
  • 全部
  • 动态· {{circleNum.ins_num}}
  • 文章· {{circleNum.article_num}}
  • 视频· {{circleNum.video_num}}
  • 点评· {{circleNum.remark_num}}
  • 闲置· {{circleNum.sale_num}}
  • 全部
  • {{item.name}}·{{item.contentNum}}

优惠活动

抵扣券

权益礼包

笑死了{:大笑02:},这届网友太会整活了,搞了这样一个对比图出来。不过按图里面这样对比理解的话,确实很生动。这得要甄学多少级才会想到这个呀?{:狗头02:}{:狗头02:} 说回正题,小鹏新P7、小米SU7、Model 3这三台车,我感觉算是目前25万级别里关注度比较高的纯电轿车了。我自己之前也研究过一阵,感觉每台车都有各自的性格。这一代的P7升级挺明显的,尤其是续航和快充这块,800V平台充电快,配置也给得大方,像空悬、AR-HUD这些,感觉是冲着“体验拉满”去的。小米SU7更不用说了,价格有诚意,基础配置不差,但有些高阶功能还得选装或等后期。Model 3嘛,品牌力和智驾底蕴还是在的,不过价格稍高,FSD还要额外加钱,适合特别看重品牌和系统成熟度的人。 如果是我选,可能会更倾向新P7,毕竟同样价位下,配置和续航都挺顶,用车体验应该不差。当然,另外两台也各有优势,关键还是看自己最在意什么咯{:暗中观察02:}

在九月 点赞 7 评论 6

才看到有人在国庆期间在泰国打到了小鹏G6,一开始看到还挺意外的,毕竟用这个级别的电车跑网约车,感觉还挺少见的。不过想了一下,像曼谷这种常年堵车的地方,如果每天在路上反复踩电门、刹车,确实挺累的。但如果有智能辅助驾驶这类功能,堵车时至少脚能放松一下,精神压力也能小不少。再加上G6本身续航扎实,快充也方便,放在泰国这种电价比油价低不少的地方,确实挺合适。而且电车保养简单,故障率相对低,省下来的成本,对于偶尔下班跑跑网约车的人来说,基本就是纯利润了。这么盘算下来,选G6来兼顾日常和兼职,好像确实挺合理的?{:狗头02:}{:狗头02:}

在九月 点赞 10 评论 3

看到央视报道新能源汽车行业被“黑水军”搅得乌烟瘴气,真是越看越无语。说实话,我平时选车很喜欢翻论坛、看测评,但现在随便一条评论都可能带节奏,明明是挺好的一台车,硬是被说成“工业垃圾”。这些人张口就来,根本不管真实性,搞得我们越来越犹豫,甚至不敢买车。品牌方更是惨,好不容易做起来的口碑,可能一夜之间就被几条恶意评论搞垮。现在看央视都在报道这些车黑了,说明在整治了,希望后面的网络能够更清朗点吧,这样看车还能全面点,而不是被带着节奏跑……{:叹气02:}{:叹气02:}

在九月 点赞 11 评论 2

好家伙,那么快就拿到车了,那该是多早就下定锁单了的呀。昨天看车友群还有人发了鹏翼版的交付,是真爱了。果然每一次首批车主的交付都少不了大佬的到场亲自交付。不过这次小鹏新P7的节奏是真的忒快,27号上市发布,28号开启交付,29号就忙成都车展的了。不管仪式怎样,车子前一天下定,第二天马上到手的那种感觉真的超爽啊!!{:感动02:}{:感动02:}

在九月 点赞 5 评论 3

看完新P7的上市发布会了,主要就是想蹲守看一下价格的,等到最终定价出来后,我感觉还挺满意的:702km长续航版21.98万元、820km超长续航版23.98万元,750km性能版25.98万元,鹏翼版30.18万元,说实话小鹏P7这价格,很良心了{:66602:},和我心里预想的价格也差不多! 配置堆料很足,三颗自研图灵芯片,算力直接飙到2250TOPS,智能驾驶硬件也到位了,感觉离真正的智能出行又近了一步;还有全系双腔空悬+DCC可调减震,光听大师兄在说这车的操控性,我这个人已经跃跃欲试了;而且这次选择上也是很多,三种版本的续航加上六款全新配色,而且星瀚绿、星芒蓝和律动黄在10月8日前下定是限时送的(鹏翼版就不凑热闹了哈哈哈{:狗头02:}),选择困难症是真的要犯了

在九月 点赞 4 评论 2

今天小鹏宣布新P7的24小时耐力测试开始了!说是共同见证,有打算24小时全程直播吗?哈哈{:狗头02:}{:狗头02:}上一辆进行24小时耐力测试的电车还是小米YU7,果然何小鹏和雷军真的是所见略同,两小无猜,共同探讨,也都敢让自己的产品进行如此极限的测试中。期待一下最终的测试结果吧!

在九月 点赞 6 评论 3

新P7有什么好东西?{:狗头02:}小鹏这一次的新车上,确实有挺多让我觉得有趣好用的东西。用惯了旧车上面硬邦邦的镜子,现在这种薄薄的又带有柔光镜的化妆镜真的感觉很不一样,光线看着均匀很多,照着肤色更好看(有了新P7可以得到钟楚曦同款美貌滤镜,哈哈哈{:大笑02:}{:大笑02:}{:大笑02:})。因为现在的车很多为了更加开阔的视角,都采用了天幕,那么在天幕这块能做到隔热和防晒确实是很必要的,新P7天幕的官方数据看着很好,看看后面有没有机会在动态试驾的时候感受一下,或者看博主专门测新P7的这个防晒隔热的效果如何。新P7上我觉得最有趣的就是三轴灵动屏和那个路怒消消乐了,灵动屏让整体变得更有科技感,且互动性更强了。而那个消消乐和原来的敲木鱼很异曲同工了,都是为了让驾驶的心情变得更好一些,还是有吸引到我,让我更想去了解和探索这辆车的。{:期待02:}{:期待02:}{:期待02:}

4
在九月 点赞 8 评论 7

新P7的三轴灵动屏转向屏有多聪明? 看小鹏发的新P7首发评测,有点心动了,尤其是那个三轴灵动屏,真的戳中我!呼叫小P,屏幕自动就会转向,看演示视频里还能用手势控制屏幕转动,这个设计太有未来感了(这两天有空就去店里体验一下这操作),而且在驾驶模式切换倒车、窄道会车也会主动转头到主驾,新增的智能玩法也很抽象(路怒消消气听大师兄说的时候就感觉好有趣,以后开车遇到不文明的司机就可以丢个表情包了,心里怒气-1哈哈哈),车外还能360°语音控制,开车几乎可以不用怎么动手去操控了,直接靠嘴就好了,这些人性化的智能设计,简直不要太懂年轻人了!{:大笑02:}{:大笑02:}

在九月 点赞 7 评论 3

绝了,机器人来给车主交付G7{:66602:}小鹏真会玩,部分首批交付的车主有何小鹏亲自交付,后面部分交付的车主还有机器人IRON来亲自交付。抛开这些交付仪式,感觉小鹏G7自上市后的销量挺好的,现在在路上都可以看到G7的车影了。实际观看比看照片的感觉要好很多,整体车身很大,家庭出行用车基本不在话下,功能需求也能满足到。外观也好看,属于电车的智能感、科技感,在G7身上也能看见。之前去店里也摸过实车,坐进去的空间真的很大,前排区域设计也合理,基本随手就有可放置物品的空间,也不会显得很乱。最近听说G7Ultra的VLA大概率能提前上车,到时就看看各位车主的真实体验分享了{:暗中观察02:}{:暗中观察02:}{:暗中观察02:}

4
在九月 点赞 8 评论 5

为什么是印尼?小鹏海外首厂的两个冷思考{:狗头02:} 早上看到官方发的微博说小鹏在海外投产基地了,本地产X9交付仪式连何小鹏都远程站台。抛开“里程碑”这类官话,琢磨几个细节:1. 印尼是右舵车市场,X9本地化生产直接辐射澳新泰;2. 真正考验是“科技平权”口号落地——热带暴雨天的XNGP会不会水土不服?蹲一波印尼车主的续航实测。

在九月 点赞 10 评论 8

已试驾,整体感受很满意,坐等上市 自从小鹏G7首次亮相后,我就很感兴趣了。之前还专门跑去店里进行了静态试驾,一听说能动态试驾了,我赶忙在周末预约,亲身感受了一番,不得不说,这次试驾体验让我对G7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动力表现方面:运动模式下推背感强烈,但这种加速并不突兀,而是呈现出一种线性而持续的爆发力,完全不会让人产生眩晕不适;切换到标准模式后,电门响应恰到好处,既不会过于敏感导致窜车,又能在需要时立即给出充沛的动力,这种"跟脚"的调校风格特别适合城市路况,动能回收支持无级调节,最低档位几乎感受不到拖拽感。 底盘调教方面:G7用的是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架,搭载的DCC可变阻尼减振器+AI坡道控制。在实际试驾过程中,路过一些坑洼路面和减速带,ai底盘会提前扫描到,从而能够很好地过滤掉震动,在车里能感受到的颠簸感比较微弱。 智能辅助驾驶方面:在设置好导航目的地后,可以开启智能辅助驾驶的路段,系统会自动显示,这个时候右拨杆往下轻拨两下,系统就自动开启NGP了,这个时候就只需要做好随时接管的准备就行。实际试驾过程中,车子对路况和交通标识的识别都蛮精准的,自动跟车、保持车距、智能变道这些操作也都非常流畅。 AR-HUD方面:这个AR—HUD也是我最期待的一个黑科技,在试驾过程中,它的实用性和科技感都让我有了充分的感受。导航路线被直接投射在真实道路上,显示的信息也非常全面,无论是转弯、变道还是上下匝道,都能通过清晰的箭头和“光毯”进行指引,而且还能通过光毯的变化将智驾意图可视化,提前告知我,让我对车辆的行驶状态和意图一目了然,而且即使在强光下,AR-HUD的显示内容也依然很清晰(照片拍不出肉眼看到的效果)。 这次的动态试驾给我留下了挺深的印象的,没过两天G7就要上市了,挺期待它上市后还能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在九月 点赞 4 评论 1

最烦的就是开车出一身汗,下车时衬衫贴在背上。这个湿纸巾测试看起来挺靠谱,3分钟就能干透。试坐时特意感受了下,风力确实轻柔但效果明显,比某些车"光吵不凉快"的通风强多了。不过好奇如果是大量出汗的情况,这个吸风速度还够用吗?有试过的朋友来说说?

在九月 点赞 5 评论 3
你已将对方拉黑,无法查看其主页内容
由于用户设置,你无法查看其主页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试试换一个关键词搜索吧
已加载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