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料

米料

简介:为发烧而生,为小米汽车而战

成就:首页推荐2次、社区推荐1次、精华推荐4次

关注2 粉丝40 获赞1213

  • 加入黑名单
  • 创作成就
  • 最新
  • 动态
  • 文章
  • 视频
  • 点评
  • 闲置
  • 投票
  • 个人信息
  • 门店优惠
  • 全部
  • 动态· {{circleNum.ins_num}}
  • 文章· {{circleNum.article_num}}
  • 视频· {{circleNum.video_num}}
  • 点评· {{circleNum.remark_num}}
  • 闲置· {{circleNum.sale_num}}
  • 全部
  • {{item.name}}·{{item.contentNum}}

优惠活动

抵扣券

权益礼包

小米汽车上周交付量1.25万,破纪录,再创新高! 历史累计交付43.79万台 2025累计交付30.16万台 10/20-10/26,小米汽车交付量12500台 2025目标35万台 剩余交付4.84万台 剩余9周周均交付0.54万台 冲刺38万台:剩余9周周均交付0.87万台 冲刺40万台:剩余9周周均交付10933台 冲刺42万台:剩余9周周均交付13155台 冲刺45万台:剩余9周周均交付16488台

米料 点赞 5 评论 8

小米股票一直在跌?各位怎么分析

米料 点赞 7 评论 11

极氪别买,容易成最后啊

米料 点赞 8 评论 6

小米销售给客户说会有好消息,但是好消息的内容没有透露,需要官方公布。 这个好消息可能是什么内容?难道是小米承担超出部分的购置税?还是说工厂要交付了产能提升,提车时间加快?

米料 点赞 8 评论 14

这问题问的很抽象

米料 点赞 7 评论 6

韩路拍了个增程结构,但搭载80度电池的车!其他汽车媒体人爆料该车型就是小米昆仑增程! 大电池增程,开始好奇这样的车子的增程器、油箱分别会有多大了!

米料 点赞 2

昨天一个米家koc说:“ 其实我今天也挺郁闷的,在群里说了几句气话,被教授批评了。 我们不说气话,实事求是的讲: 『放弃互联网舆论战,提高产品力是小米唯一能选的路。』(人工加黑加粗加大这句话) 因为论起来打舆论战公关战,某家不是针对谁,而是在座的诸位都是垃圾。 而且某家的法务能力,也不是针对谁,而是在座的诸位又一次都是垃圾。 所以就算真的就不要脸了,真搞什么海军大战+给媒体塞钱,你就能搞的过么? 认清现实吧兄弟 这就是他最擅长的领域,它已经这么玩过无数次了,你如果真的跟进,它开心都来不及,直接给你降维打击。 你米要是真的把钱投入到这个深不见底的舆论战窟窿里,各种股东可以立刻马上跟我一起立刻离场了,然后我们就可以吃着瓜子,看着这个黑洞到底怎么样一步一步拖垮小米的千亿现金流。 你以为千亿营销只是说说而已的吗? 一旦你开始投了,就没有“对不起我不想投了”这个选项,否则立刻马上就会遭到舆论反噬。 也正是因为这样,你米才对某些车媒大V的几乎明摆着的索要保护费从不接招。 所以说,兄弟们 我当然也会很烦,然后低能量的抱怨你米这种几乎0投入的舆论策略,但是客观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应对之道了。” 我认为这种太对立,但也能因此而看出,一个媒体社区都有多重要。大家共勉

米料 点赞 3 评论 3

群内看到的,小米昆仑增程的视频,还是挺清楚的看到了其中一台车的车顶带有伪装

45
米料 点赞 4 评论 2

微博跟抖音那种平台吃相太难看了,什么叫自燃?什么叫交通事故? 分不清楚吗? 大家觉得呢?

米料 点赞 3 评论 5

小米集团副总裁张剑慧发了一条内容,说有新任务了,并且司机还是胡峥楠,那看来这是要去试小米昆仑增程了吗?

米料 点赞 14 评论 11

最近很多人问我要不要继续等小米YU7,我的答案是没必要等——现在同价位竞品选择太多,YU7的表现并不足以让人值得花时间去等。 先说说设计,YU7看久了很容易审美疲劳;而小米真正的设计巅峰,我认为是SU7和SU7 Ultra。SU7确实借鉴了迈凯伦、保时捷的设计元素,但说它“抄袭”实在不合理——全球车型的轮廓来来去去就那几种,若真算抄袭,保时捷、迈凯伦早该起诉了,也不会让SU7卖到现在这个销量。至于SU7 Ultra,更是在SU7基础上做了升级,加了小包围、极具冲击力的“挖孔”设计,既保留了经典感,又有性能氛围,这才是小米汽车的设计高光。 再看核心的补能体验,YU7的快充参数看着很亮眼,但实际用国网充电桩时,能充到100-200kW的功率都很少。加上它电池容量大,每次补能至少要半小时以上。对比理想I8、I6就很明显,它们能匹配自家的4C、5C超充桩,15分钟左右就能完成补能,速度比YU7快一倍,这种效率带来的体验差距,用过的人都知道有多明显。 更让我在意的是音响表现,这几乎是小米一贯的短板。小米特别喜欢涉足音箱类产品,不管是车载音响还是自家的多媒体智能音箱,实际表现都很普通。就拿YU7来说,它的车载音响只能算“听个响”,音质素质偏低,低频浑浊、高频细节不足,声场也比较窄,和同价位搭载专业品牌音响的竞品差距明显。甚至连它的头枕音响都有槽点,音量调节极不细腻,1%音量直接静音,2%音量又过大,还存在声音刺耳、割裂感强的问题。至于小米的多媒体音箱,也多是“智能优先、音质次之”的定位,追求Hi-Fi体验的用户基本不会考虑,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常布局音频领域的品牌做出的产品。 而且选新能源车,不能只看小米“堆料足”的表面功夫,更要关注续航、补能、智能辅助驾驶、空间、品牌这几个核心点。YU7在补能、音响上有明显短板,设计又易审美疲劳,38万左右的落地价里,比它综合表现好的竞品一大把。所以真没必要“吊死在一棵树上”,如果不是非小米不选,完全可以看看其他车型;就算偏爱小米,也可以等等后续的新款,没必要执着于现在的YU7。 智能辅助驾驶我就不说了,而且很多的所谓车友会会长,小心。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

米料 点赞 5 评论 7

看来今天雷总演讲过后,大家的预计交付周期会显著缩短!

米料 点赞 2 评论 2
你已将对方拉黑,无法查看其主页内容
由于用户设置,你无法查看其主页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试试换一个关键词搜索吧
已加载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