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my

jimy
2周年勋章
2周年勋章

使用新出行2周年啦!

200天签到勋章
200天签到勋章

连续签到200天勋章奖励

关注2 粉丝3 获赞5206

  • 加入黑名单
  • 创作成就
  • 最新
  • 动态
  • 文章
  • 视频
  • 点评
  • 闲置
  • 投票
  • 个人信息
  • 门店优惠
  • 全部
  • 动态· {{circleNum.ins_num}}
  • 文章· {{circleNum.article_num}}
  • 视频· {{circleNum.video_num}}
  • 点评· {{circleNum.remark_num}}
  • 闲置· {{circleNum.sale_num}}
  • 全部
  • {{item.name}}·{{item.contentNum}}

优惠活动

抵扣券

权益礼包

6月30日,河南省汽车行业协会和工程学会发布通知,称7月份在省内购买售价2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车,如果搭载鸿蒙车机系统或华为途灵平台,车主在省内上牌可获3000元现金补贴。 7月1日,湖南长沙商务局也发布了类似补贴政策。之后,吉林长春、安徽、云南等地也陆续跟进,补贴标准一致。 贴吧有人认为是地方政府在支持华为和鸿蒙智行。但是,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的邢海涛表示,有关部委已经注意到此事。河南省的鸿蒙补贴政策,已经在7月24日被叫停。 实际上这次3000元的补贴是华为自己出的,其实就是车价直接降了3000元。如果是政府补贴,买车要走报销流程,还要用储蓄卡实名付款,但这次他们没走这些流程,也不需要领券,钱直接从车价里扣掉了。 邢海涛说,很多经销商都挺不满的,不只是其他品牌的,连华为自己的经销商也有意见。因为不同地方、不同品牌的补贴不一样,打乱了市场秩序,也让那些没有补贴的地方的消费者犹豫不决,甚至跑到有补贴的地方去买。 这些所谓的“补贴”其实只是菊花自己搞的营销手段,却被包装成政府行为,政府机构的公信力被随便利用来误导消费者,这种行为必须得到唾弃和整顿

jimy

电车属于电子产品,半年一小迭代,一年一大迭代,新款不断背刺老款,电池续航,车机cpu,智驾每年都在升级。电车就像手机,1年功能落后,2年能凑合用,3年过时就得换了。硬说不怕用着越来越卡,不怕续航变少,坚持用10年,那也不是不行,但是体验就太差了。 买一台三年前的二手电车就像买一台三年前的二手手机,哪怕当时在贵,你买过来也会觉得卡顿,过时。有多少人愿意买个3年前的苹果手机一个道理。 油车就不会有这个问题,反正买油车的不需要智能化,所以新款老款也就是个外观面子的事情,实际用起来差别不大。买油车的人肯定不在意挥个手车门就能自动关上这种多余的功能,但是买电车的一定在意每一个智能化。 如果买电车,最好拿出买油车预算的三分之一来买,来保证10年一循环。如果用全部预算买车,等三年后车被淘汰了,看到别人的各种智能化,更强的辅助驾驶眼红,那就后悔了。

jimy 点赞 3

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销量领跑全球市场,总共卖了214.6万辆,其中47万多辆卖到国外,比去年涨了132%,光这半年的海外销量就超过去年全年了。 都说欧洲市场最难打,但比亚迪硬是啃下来了。在西班牙,一个月就卖出1万多辆,销量猛增756%,占了当地近10%的市场。同样意大利也占了10%以上,比如宋PLUS DM-i等车型就特别受欢迎。 再看美洲巴西,比亚迪也是新能源车的绝对老大,上半年卖了4.7万辆,涨了45%,销量比第二名到第十名加起来的两倍还多。 还有在亚太也是绝对领先,在泰国,比亚迪拿下新能源车和纯电车的双料冠军,纯电车占了35%的市场,在新加坡和香港等,比亚迪也卖得最好,成了当地人的首选品牌。 说白了,比亚迪在全球都卖得很火,并不是偶然,凭借的是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深耕,也彰显了中国新能源车出海成功的任性与实力。

jimy 点赞 2 评论 2

1.电池:宁德时代和欣旺达串用,真的败人品,这个价格还不标配宁德时代电池。 2.外观:喜欢的会很喜欢,讨厌的会很讨厌,中间那部分人很可能因为这个外观不选择这个车。 3.最低配纯拉低售价,把顾客当猴耍。现在智驾全系标配平权已经是趋势,i8最低配还来个128tops算力,就是拉低售价用的,根本不会卖几台。 6.现在哪个6座不是标配冰箱彩电大沙发小桌板,i8真的扣得要死。 综上,i8上被m8纯电版压的死死的,下被领克900,深蓝s09等中低端挤压,已经失败了。 股价已经说明了一切。

jimy 点赞 1

第一:大众 大众现在主流的2.0T发动机是第四代的EA888(国内好像只有第三代和第五代,记不清了,应该是。)全系都是铸铁中缸,虽然比较沉但是散热还行,而是皮实耐用,非常成熟,220的马力真不算太大,但是扭矩平台宽泛,从1600转到4300转可以输出最大扭矩,相对比较平顺,不过修理厂最不愿意看见的就是大众的2.0T发动机了,烧机油漏防冻液的问题都没了,而是他的颗粒捕捉器都挪到了和发动机更近的位置,排气的高温能把颗粒物给融化了,不过设计上有一个小缺陷,因为缸体是铸铁的,缸盖又是铝合金,两者之间热膨胀系数不一样,时间长了密封性就不够了,容易渗油,现在最新的第五代EA888也装车了,比如奥迪A5,从技术层面来说确实是目前最先进的2.0T了。 第二:宝马 大众发动机再好,说实话有一点也比不上宝马,漏油漏水烧机油,这是宝马B48这一代发动机的通病,核心原因就是机油温度高,水循环温度高,机舱温度高,时间长了橡胶件就会老化,现在新款的B48TU2虽然做了一些改进,但是解决并不彻底,比如水温已经降到95度但是该漏还是漏。所以说宝马全球最大的合作伙伴不应该是采埃孚,而是尿不湿,另外宝马的2.0T它是BSG的48v系统,相对故障率也比它3.0上面那个ISG要高一些,但是说实话宝马的2.0T没毛病的时候开着真的非常的丝滑,非常的顺,最大扭矩1600转就能释放,而且和变速箱的匹配非常到位,几乎没顿挫。所以你开起来就像是自然吸气发动机那种感觉,转速越高越爽,而且发动机转速上来之后声音也挺好听。 第三:日产 有一家日本车企就是它的发动机纯粹被变速箱坑了,日产的2.0T发动机是全球量产发动机里边第一个实现可变压缩比的,代号KR20,结构非常的复杂,但是到现在也没听过有什么通病,而且这发动机功率调的不低,你像天籁有243马力,技术上还有混合喷射,而且它用的是中置直喷,而不是很多2.0T使用的那种侧置直喷,这种设计成本比较高,汽油雾化的更好,基本不会有湿缸壁的情况,但是这台发动机说实话就是X姐身子丫鬟命,和它搭伙过日子的CVT变速箱属于典型的🐷队友,说白了就是你开起来你真的感觉不到这台发动机有那么强,而且说实话发动机折腾来折腾去油耗也没降下去多少,关键是它这个最大扭矩从4400转才能输出,在赛道里开是没问题的,但是日常使用你就觉得不够平顺,所以就这一点来说我觉得日产还不如丰田。 第四:丰田 丰田现代的2.0T只用在了皇冠陆放和汉兰达上面,代号S20A,这台机器的很多细节都是比较下本了,比如它的活塞环边上涂了一层DLC类金刚石的涂层,然后发动机的纵向轴线和气缸轴线有10mm的偏移,两者结合它就能共同减少活塞对于缸壁的磨损,同时最大功率调的也不低,你像汉兰达有243马力而且最大扭矩从1800转就可以释放,开起来有一点点的涡轮迟滞,不过这台发动机的技术和上一代汉兰达用的那个8AR其实没什么关系了,它其实更像是新普拉多那台2.4发动机的一个减排版,目前看没有烧机油漏防冻液这些问题但是颗粒捕捉器堵塞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车质网可以看)最好没事就去跑跑高速。 第五:福特 福特的这台2.0T248马力,峰值扭矩是393牛米都不算低了,但是问题是它这个最大扭矩平台比较晚而且还比较窄,2500转才开始爆发到3500转就结束了,开起来不平顺,就跟大家吃包子一样,第一口没吃到馅,第二口这馅已经咬过了,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它这个升扭矩已经接近200牛米了,通常来说就是相同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扭矩数值越大它扭矩平台就会越窄相反扭矩平台越宽它升扭矩数值就会越小,而且福特这台发动机又不少车主投诉说有漏防冻液的问题,有人分析过原因应该是缸体设计的问题。 第六:奇瑞 奇瑞的发动机其实是很有特点的,像虎9上面的SQRF4J20C它的功率调的真的非常高,有261马力,然后它的最大扭矩平台也很靠前,1700转就能爆发400牛米的峰值扭矩,如果单说发动机平顺性是没问题的,从数据调校上来说呢已经很厉害了,我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我自己都怀疑这可能都不是净扭矩,关键是这台发动机它价格比较低(相对上面那些),当然奇瑞这款发动机也有自己的问题,车主自己反馈这台发动机跑高速的时候噪音有点大,油耗也不是它的优势。我个人觉得奇瑞发动机确实是不错,尤其动力输出是ok没问题的,只不过被变速箱给拖累了,一比较就知道整个动力系统的平顺性还需要提升。那客观说国产的2.0T发动机相比10年前进步已经称得上是飞速了,和国外品牌相比已经能掰掰手腕了,但要说能不能完全胜出,不怕你不爱听,我觉得不行。主要问题就是在动力平顺,油耗包括环保等等方面的平衡方面有进步空间。 打这么多字真累死了,有错误的可以回帖讨论,有空写一个1.5T的帖子。

jimy 点赞 2

大众烧机油,宝马水箱漏,日产铁皮薄,福特变速箱顿挫。。。。。。 但是一到国产新能源,似乎都没有通病。哪怕是自然唐,崴脚界,虚标想,现在又加了个绿化带战神。 车辆的通病一般是车企生产过程中由于技术不到位或设计不合理产生的一个品牌多次出现相似故障,这原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谁都有缺点。国产车似乎成了没有缺陷的东西,只要谁说国产车有毛病,立马被OTA,立马被扣上xx水军的帽子。 国产车的核心部门已不再是研发。除了比亚迪之外,其他车企都是买一套三电系统,套个外壳,抄个高档燃油车的外观内饰。某车企甚至连车漆、纸巾盒、磁吸手机架都拿来吹了,看来是真没东西说了。然后营销部门就开始做PPT,一通乱吹,拳打迈巴赫,脚踢法拉利,50万能完爆500万的车。宣发结束,剩下的交给法务部就可以了。

jimy 点赞 2

懂车帝这次测试,和之前一些民间测试,最大的区别,就是把安全性、合规性放在了首要位置上。 之前的一些民间测试,更看重的是智驾的通过率。设置一些场景,智驾能在不接管条件下通过这些场景,就说智驾水平高。这样测试结果就是智驾越激进,越冒险,通过率就越高。因为你智驾保守了,怂了,就肯定过不去,而冒险赌一把,反而有可能通过。 但是懂车帝的这次测试,把合格和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以不发生事故为判定条件。结果就是智驾越保守,越怂,通过率就越高。而那些激进冒险的方式,就不被认可。 如果华为把智驾策略调的怂一点,也许就能拿下第一了。华为不是技术问题,是太迎合那些民间小视频了,太迎合智驾遥遥领先的宣传需要了,把安全和合规放在一边了。 华为把安全当成了豪华,没有把安全当成底线。车辆可以不豪华,但是车辆不可以不安全。 交通法规就是道路安全的底线。

jimy 点赞 3

既然比亚迪十万级都有智驾了,,,那十五万级以上的新能源汽车,这4个配置做成标配不过分吧? 1,座椅通风加热按摩,方向盘加热,北方地区真的很需要这玩意,,, 2,四驱系统, 3,宽轮胎,雪地胎, 4,高强度钢,也就是保证车身的安全性,加上明年出的电池新国标,就能大幅度增加车子的安全性

jimy 点赞 1

因为华为跟小米毕竟在多个行业竞争,并且现在关系也很紧张,所以小米大概还是不方便用华为智驾 为什么说未来很有可能其他车企都用华为智驾? 没办法,现在用华为智驾的车企就十几个了。这数量之多,大大的平摊了智驾的成本,同时给华为带来了大大的利润。 这也就导致未来华为投入到智驾上的研发也会大大增加。没办法,其他车企的智驾都是给自家车用,很多车企的销量都平平。 所以面对智驾这个马拉松,未来因为本身技术过硬,外加有持续且庞大的资金的不断投入,未来华为的智驾就容易跟其他车企的智驾的差距越来越大,同时,价格也容易越来越便宜 等有一天拉开大差距,并且智驾发展成熟,用户开始认可智驾后,那很显然,华为可以轻而易举占领智驾的绝大多数的市场

jimy 点赞 2 评论 1

S 800.相信各位对这辆车应该不陌生。这是官方放出来的数据。上市50天。大定突破8000台。8000台呀,50天了,卖了8000台呀。然后还恬不知耻的放出了一个豪华汽车50天销量对比图。那真是脚踢奔驰,迈巴赫。拳打宝马 奥迪A8呀,恭喜啊,恭喜。8000台的订单也不少了,毕竟1.5t的消毒柜不容易

jimy 点赞 2

特斯拉,比亚迪,小米,赛力斯,吉利(银河+极氪) 感觉蔚小理包括零跑这些根本玩不了持久战 尤其是小鹏这种,看似销量还算看的过去,但是利润太低,支撑不住根本 比亚迪虽然高端市场不行,什么腾势,仰望,方程豹销量都不高,但是人家低端领域那量还是够足的,而且国产新能源汽车,只有比亚迪在国外混的风生水起,国产新能源只有比亚迪是主打全球市场 其他的虽然有的在国外也有场,但量真心不行 蔚来我感觉随时容易爆雷,只不过李斌融资能力很强,能拖的久一点 理想卖的还不错,并且已经盈利,但是持久战够呛能扛得住,特斯拉,比亚迪,吉利,赛力斯,小米,背后都有着强大的资金与产业支撑着,人家能使劲跟你耗 未来上汽的尚界来了,对小鹏来说还是个打击,直接容易给小鹏的G6G7跟摁死 紧接着,特斯拉还要出十几万的SUV,有传是低配的y也有说叫Q,又扫小鹏一波 最后小米容易直接给小鹏吸了,然后改名红米

jimy 点赞 3 评论 1

车越来越长,越来越宽,但是有考虑到中国的基建情况吗,做成长宽高如此大的车,很多的小路会车都麻烦甚至困难,谁也不能保证车子能一路行驶在宽阔的大道上,汽车一味的做大真的好吗?车企还在想方设法的不断加长,加宽,加轴距,一味的在卷尺寸,可是长此以往,这些体型庞大的汽车不管是停车还是窄路会车都是相当大的麻烦

jimy 点赞 2 评论 1
你已将对方拉黑,无法查看其主页内容
由于用户设置,你无法查看其主页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试试换一个关键词搜索吧
已加载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