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电车日记

皮皮电车日记

新出行认证:汽车博主

成就:精华推荐3次

关注1 粉丝3 获赞239

  • 加入黑名单
  • 创作成就
  • 最新
  • 动态
  • 文章
  • 视频
  • 点评
  • 闲置
  • 投票
  • 个人信息
  • 门店优惠
  • 全部
  • 动态· {{circleNum.ins_num}}
  • 文章· {{circleNum.article_num}}
  • 视频· {{circleNum.video_num}}
  • 点评· {{circleNum.remark_num}}
  • 闲置· {{circleNum.sale_num}}
  • 全部
  • {{item.name}}·{{item.contentNum}}

优惠活动

抵扣券

权益礼包

N9的“超值平替版”,腾势的新走量爆款! 腾势N8L,29.98万元起售,可以看作是腾势N9的超值平替版,定价策略上,跟方程豹钛7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跳出了“高配必溢价”的市场惯性,用“超高配置+超低门槛”的组合拳成功破局。 腾势N8L的底气,首先来自N9打下的技术底子,但却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作为腾势的SUV旗舰,N9通过易三方平台、云辇-A、天神之眼B立住了硬核技术旗舰的定位,还经受住了210km/h高速避让不侧翻、180km/h爆胎不失控的极端测试,技术可靠性没的话说。 而N8L聪明就聪明在,它把这些旗舰配置以“接地气”的形式改良了:全系都给上易三方系统和后轮独立转向,让5.2米的大车转弯半径只有4.58米,家里老人小孩开车也不费劲;继承N9的超高强度钢车身和9气囊安全架构,还专门优化了防晕系统,通过底盘调校、香薰和降噪的配合,长途坐车再也不担心老人小孩晕车。这种“去掉华而不实的配置,把实用科技落到实处”的思路,让百万级配置真正变成普通家庭用户触手可及的便利。 但N8L最圈粉的,必须得是一步到位的定价,入门版就标配易三方、云辇-A、天神之眼B,N9上最核心的配置,N8L全部都能以更低的门槛享受,在这背后,靠的是迪子供应链的高度垂直整合以及规模化的成本优势,让腾势不用在旗舰技术、一流配置和给力价格的不可能三角里妥协,再加上至高10.67万元的购车权益,大幅降低了家庭用户的购车门槛。 在我看来,腾势N8L的意义远不止想打造一款走量爆品那么简单:它既是腾势N9成功经验的精准复用,也是越级价值终极满足,更将携手腾势N9,大幅优化了腾势此前的销量结构,让品牌彻底摆脱单一王牌车型的依赖,走上了“多点开花”的稳健路线,现在非常期待首个完整自然月的销量战报!

6
皮皮电车日记 点赞 1
视频

奇瑞风云T11,凭啥卖这么好?

说实话,有不少朋友都小看了今年奇瑞风云家族的厚积薄发,先不说走量的,光旗舰车型这块,就先有的风云A9L打头阵,然后风云T11接棒,带领奇瑞的SUV阵营,继续冲击20w+以上的中高端市场,目前来看,这两者的市场表现都超出了预期,表现很稳!最后,这个视频带你看明白,奇瑞风云T11,在当下这个红海市场,凭何突围!

皮皮电车日记
视频

智能安全舒适新进阶!就在2026款秦L DM-i!

超低油耗、长纯电续航、哪哪都好使的智能化,我都要!而这,就是2026款比亚迪秦L DM-i!智能安全舒适新进阶,也是工业奇迹的自我再进化!

皮皮电车日记 点赞 1

腾势N8L:BBA?我剑也未尝不利! 感觉腾势有点开悟了,N9这么好的产品,就应该赶紧基于这个产品力,做针对性的调整和下放,说人话就是出衍生产品,顺带着把N8这个IP重新盘活。 如果我们深入来看,你会发现,腾势N8L,本质上可以看作是在30万级中大型SUV市场,做的一次“价值重置”——它把目标锚定在多孩家庭,但核心动作是捅破了传统豪华车“配置与价格绑定”的窗户纸。 先看成本锚点:其31.98万起的预售价,仅为奔驰GLS、宝马X7这类百万级车型的三分之一,相当于一台GLS的预算能拿下三台N8L。对家庭用户而言,这个价差不是“便宜”,是把豪华中大型SUV的准入门槛直接拉到了主流消费区间。 再看技术配置的落地逻辑:它把几个传统豪华车的“高阶选装项”做成了全系标配——比如云辇-A的双腔空气悬架+路面预瞄2.0,这类悬架在百万级车型里要么是5万以上的选装包,要么只在顶配出现;易三方平台的后轮双电机转向,让这台长轴距SUV的转弯半径压到4.58米,这个灵活性在同尺寸车型里是少有的;还有带激光雷达的城市NOA,放在传统豪华品牌里,要么是新势力高端线的配置,要么干脆没下放,这些配置不是“堆料”,是直接把豪华车的“技术特权”变成了普通家庭用户触手可及的“基础权益”。 家庭场景的配置更有意思,17.3英寸后排吸顶屏、20扬声器帝瓦雷音响、冷暖三开门冰箱这些,以前是百万级车型用来区分“豪华感”的标签,现在N8L直接标配——不是“加钱才能有”,是“买了就都给”,等于把“全家出行的舒适细节”从“豪华附加值”变成了“标准配置项”。 以前,传统豪华车的逻辑是“用配置分层赚溢价”,但腾势N8L30万级价格百万级配置,把豪华配置变成家庭刚需。对多孩家庭来说,它解决的不是“买不买得起大车”,是“花30万能不能让老人坐得稳、孩子玩得爽、自己开得顺”——这种“把百万级体验做平”的操作,其实是在重新定义30万级豪华SUV该有的样子。

皮皮电车日记 点赞 2

以创新赢未来,奇瑞打造全球化创新体系! 就在昨天,奇瑞2025全球创新大会完满闭幕,我的总结就是,既没动不动就“吊打”各路友商,也没喊什么新概念,整体气质上,更像一份“年终报告”,从发动机技术到辅助驾驶,从实验室体系到全球研发布局,奇瑞把它这几年“闷头干”的成果摊在桌面上,态度很直接:不谈情怀,且看真本事! 说实话,这几年的车圈太卷了,大家都在拼屏幕、拼智驾、拼价格,但真能让用户感受到眼前一亮的技术创新,却越来越少,而奇瑞这次拿出来的鲲鹏天擎发动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的热效率做到了48%,这个数字放在燃油机领域非常夸张——目前主流车企大多在40%左右徘徊,热效率高意味着同样一箱油能跑得更远,不久的将来,混动车型油耗可能真能进“1L时代”,对普通人来说,这不是参数炫技,而是实打实的“能省钱”,背后靠的是26:1的超高膨胀比、双曲三联动机构这些听起来有点玄乎的机械创新,说白了就是把燃油能量榨干的本事。 此外,全场焦点自然是那台能横渡长江的纵横G700,刚开始很多人以为那只是噱头,但它确实做到了,靠的就是工程实力:IP68级防水、接近1米的涉水深度,还有双动力推进系统,对普通用户来说,这种极端能力不一定天天用得上,但它说明了奇瑞在新能源越野领域,真的是在不断登高,持续在用技术验证极端场景的通过性和可靠性。 值得一提的是,奇瑞现在不只是单点爆发,而是搭起了一个能持续“出成果”的技术体系,全球8个研发中心、16个KD工厂、3万多名研发人员,内部300多个瑶光实验室盯着技术难题搞攻关,对外又联合百余所高校推动上千个项目落地。你可以说它有点“理工男”思维——不擅长花哨营销,但做事极其系统,奇瑞计划未来还要建26个海外研发中心,让技术研发离市场更近,比如东南亚的高湿环境、欧洲的排放标准,都有针对性优化。这套逻辑其实挺像丰田、现代当年的路子:先扎技术根,再谈品牌树。 路子对了,正反馈自然也就来了,奇瑞今年在港交所正式上市,全球用户数突破1772万,其中海外市场贡献超500万,新能源、出口、销量三驾马车,都是正增长,在造车这件事情上,奇瑞没走捷径,靠的是“技术打底、体系驱动”这条正路,虽然可能慢了点,但是更稳更长远。 所以,在我看来,这场大会最大的意义,不在于奇瑞又秀了哪些新技术,而是它重新把行业的注意力拉回了“技术的长期主义”上,中国车企在过去这十年时间里,解决了“造得出”的问题,接下来该考虑“能不能持续引领”,奇瑞这场创新大会,算是一个信号:卷配置和价格,终究只是一时的表象,真正的竞争,还是得回到技术和体系的深水区去!

4
皮皮电车日记 点赞 2

能横渡长江的硬派越野车,奇瑞造! 以前,在越野圈里聊豪华,大家总是先想到那些有几十年历史沉淀的传统外国品牌,好像没点年头就撑不起“豪华”这俩字,但刚刚发布的奇瑞纵横G700(限时超级焕新价30.49万元起),颇有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感觉! 它没走靠价格抬身价的路子,反而用“多做一步”的思路去重新理解豪华,比如: ︎●塞下了904匹马力,不是为了账面好看,是真遇到烂路陷车,能有足够劲儿把车拽出来; ︎●970mm的涉水深度,也不是随便标个数,赶上雨季过积水路段、或者去河边玩,不用总盯着水位线提心吊胆; ︎●连卫星通信这种平时用不上、但到了无人区就救命的配置都加上,甚至能支持水上巡航——感觉它不是在堆配置,更像是提前琢磨透了用户可能遇到的各种“意外情况”,把这些“万一”都先想到了。 而且它打破了传统观念:以前玩硬派越野,总觉得想“硬核”就得忍颠簸,想舒服就别谈性能,跟个“苦行僧”似的。 但G700主打的就是一个「既要又要」,证明“越野”和“舒服”是能凑到一块去的: ︎●35.4英寸的山脉天际屏,看路况、调模式都清楚; ︎●华为乾崑智驾ADS 4,啥口碑,不用我多说了吧?不管高速还是市区,也不管大路还是小路,有路,就能开! ︎●云憩座椅坐着软和,再配上莱斯康音响,出行品质这块有兜底; ︎●智能空气悬架,过搓板路的时候能把颠簸滤掉不少,不用再遭“骨头快散架”的罪。 所以,在我看来,它最讨喜的就是,能兼顾各种场景:硬核玩家想出去撒野,性能够;家里人一起出游,舒适感跟得上;平时上下班通勤,智能配置也够用。你说它是纯硬派越野吧,不够“糙”;说它是城市SUV吧,又比一般的SUV能“造”多了。更像是台“啥场景都能应对”的车,把豪华越野的重点,从“讲历史”拉回了“实用、好用”上。

6
皮皮电车日记

这回能当纯电车开!比亚迪汉长续航版来了! 说实话,现在新能源市场早就过了“车企出啥,我们买啥”的阶段了,消费者更苦恼的是,车型太多了,该怎么选的问题,就例如,目前15-20万的中高端轿车里,吉利、长安、奇瑞都拿着插混长续航,满配舒享性配置以及媲美旗舰车型的智能化体验当作自己的核心卖点,大家普遍都很卷的情况下,行业已成一片红海,而此次,比亚迪汉长续航版把起售价定在15.98万,明显也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显然要用动力美学进阶彰显百万实力。 而且,你们发现没,比亚迪这两年明显不搞“车海战术”了,以前还能看到它在旺季,一个月就能连推好几款新车,现在不一样了,重点更多放在打磨秦、汉、唐、宋这些核心IP的车型上,产品战略上做了大的调整,不求数量,转而更在意用户开着舒不舒服、用着省不省心,这次汉的升级,就是这种思路的典型代表。 当然,大家也别光看到“长续航”这三个字,它升级的点还真不少,就说动力吧,DM-i版本纯电续航拉到245公里,平时上班通勤,一周充一次电基本够了,跟开纯电车没两样;就算亏电跑,油耗也才3.44L,加一箱油能跑挺久。纯电版更不用愁,续航超700公里,百公里电耗才10.6度,以前开电车怕的“半路没电”“电费太贵”,这回基本都能解决。 主动安全这块,有个细节值得一提,搭载的TBC高速爆胎稳行系统,哪怕在190km/h的速度下爆胎,也能帮着稳住车身,这东西不像大屏、冰箱那样,一上车就能看见有多炫,但如果真遇到事儿了,绝对能救你一命,再加上新的五连杆后悬架,开起来更稳、操控上限也更高。 内饰方面,少了些以往“堆配置”的感觉,新出的颜色更年轻,怀挡用着更顺手了,摸得到的地方用料也更细腻,车内还配了主动降噪,在行车静谧性和高级感上,又有了不小提升,至于冰箱就不提了,实用配置。甚至还加了个防晕车系统——能通过调整加速节奏、精准控温来减少晕车发生的概率,这又是典型的把肉埋在饭里了,都是些隐性的配置,但你慢慢就会发现,润物细无声,用起来就是舒服。 说到底,这次汉长续航版的加推,没有套路,全是真诚,就是把用户反馈的问题、平时用车的痛点,事无巨细,都做了升级,从走量,到走质,这就是比亚迪现在产品思路上的一个巨大转变。

6
皮皮电车日记 点赞 3 评论 2

百万献礼,强汉再出击! 比亚迪汉这次上新,选在家族销量破百万的时候,本身就挺有纪念意义,更关键的是15.98万起的置换补贴价,一出来就把不少人的目光拉过来了——要知道这可是台B+C级轿车,这个定价放在以前真不敢想,尤其10月底前还能拿万元置换补贴,对想换车的人来说,诚意确实给得足。 仔细看升级的地方,没有花里胡哨的噱头,全是日常用车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外观加了雾凇金、松影绿那几款颜色,比之前的配色更年轻,路上开着不容易撞款。内饰改了怀挡设计,中控台一下清爽很多,不用再低头找挡杆,顺手还加了车载冰箱,夏天放几瓶饮料,或者冬天存点需要保温的东西,都特别方便,还有智能防晕车和降噪功能,坐久了也没那么累。 智能驾驶这块,比亚迪这次也挺敢说的,“天神之眼”辅助驾驶能管行车也能管泊车,还承诺泊车出问题他们负责,对不太会停车的人来说,心里能踏实不少。安全上没偷懒,加了高速爆胎稳行系统和AEB自动紧急制动,跑高速或者市区堵车,遇到突发情况能多份保障。 续航更是解决了大问题,汉DM-i长续航版纯电能跑245公里,日常上下班一周充一次电足够,加满油能跑1560公里,长途自驾不用老找加油站,亏电油耗才3.44L,跟小型车差不多;EV版电耗也控制得好,不用担心开空调就掉电快。 整体看下来,这次升级没偏科,从实用配置到续航安全,都是用户平时开车会在意的点,加上这个定价,确实能打。

4
皮皮电车日记 点赞 1

比亚迪全球纯电,持续扩大领先态势! 比亚迪和特斯拉今年的全球纯电销冠之争,如今看下来,基本没有悬念了。 因为2025年这第三季度的销量数据已经出来了,迪子的纯电车型,卖了58.25万辆,特斯拉则交付了49.71万辆,就单季度,迪子就已经就领先了8.5万辆,这已经是迪子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连续第四个季度在纯电领域跑赢特斯拉,持续扩大领先态势,即便特斯拉靠着市场补贴拉升了销量,也没能反超。按照彭博社分析师的预测,比亚迪今年纯电车型交付量可能达到217万辆,而特斯拉预估是161万辆,换句话说,今年的全球纯电销冠,比亚迪稳了! 而究其原因,真正让比亚迪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的,则是海外市场的集中爆发,还是以今年前三季度为例,海外销量已经突破70万辆,不只是数字好看,而是品牌的声量和知名度真的打出去了,不管是在西班牙还是法国这些传统欧洲发达国家,还有在泰国或马来西亚等东南亚新兴市场,迪子的销量都超过了特斯拉,就连英国市场,也实现了同比大幅增长。 高速增长的背后,靠的这可不是运气,而是“精准适配”的路子:从亲民车型到高端款全覆盖,不管是欧美市场的高端需求,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实用需求,都能一篮子满足;还在泰国、巴西等地建工厂,搞本地化服务,让海外用户买着放心、用着方便。这展现的不只是某款车的实力,而是从电池到整车的全产业链能力。 说白了,全球电动车市场早就不是以前的传统玩法了,如果说过去,拼的是“技术噱头+品牌光环”,现在则更看,谁能控住供应链和压低成本,还能找准市场需求,比亚迪的海外崛起故事,其实又可以看作是中国汽车工业,真正参与全球市场规则制定的又一典型案例,而这,确实才刚刚开始。

皮皮电车日记 点赞 3
视频

一台轿车,一口气能跑2424.5公里,谁敢信?

从高原到海边,从山区到市区,地形极为多样,中间甚至还遇到了今年的风王“桦加沙”,但奇瑞风云A9L都能一一成功克服,在满油满电工况下,一口气跑出了2424.5公里的历史最佳战绩,这,就是奇瑞CDM6.0的续航硬实力,彻底根治你的续航焦虑,充一次电,加一次油,就能开一个月。

皮皮电车日记
视频

丐版合资也有性价比?是的,广丰2026款全球车了解一下!

我承认,以前的日系合资,多少有些“傲慢”,尤其是在入门版车型上,想要的太多,给用户的又太少,结果不就被市场狠狠教育了嘛。 好在还算听劝,改进的速度也很快,之前花了大力气打造的铂智3X,销量和口碑甚至超过了预期,证明市场还是很认可广丰的改革,毕竟基本盘还是稳的。 而现在2026款的这四款全球车的发布,又可以看作是广丰在关键路线上的另一个节点,证明丰田在油车这块,也要开始全力反击了,通过大幅拉高入门版的配置,外加全系强化智能化以及舒适性配置,综合产品竞争力又追上来了。 我觉得挺好的,国内市场的蛋糕很大,一家独家不是好事,你追我赶,才是消费者最愿意看到的,广丰今天迈出了这坚实的一步,我觉得油车党们依旧会选择买账。

皮皮电车日记 点赞 2

A0小车也讲究?缤果S,美美出行新搭子! 长久以来,A0级纯电小车总绕不开“代步工具”的刻板印象,毕竟也怪某些友商不争气,大部分产品要么配置敷衍,要么质感缺失,长此以往,大家自然也就不抱期待了,而刚上市的五菱缤果S,直接找来了以精致形象深入人心的孟子义代言,显然就是要戳中追求品质的年轻女性用户,打破这种“被迫将就”的市场惯性。 这车最妙的地方在于,把“精致”落到了实处,而非空喊口号,外观用了鎏光美学设计,松弛灰、自在蓝这些低饱和车色透着不费力的高级感,车身弧度经过了精细计算,阳光照上去的光影温润柔和,完全没有廉价感。 内饰方面同样用心,柔白或暖棕的双色内饰搭配3D木纹饰板,触感细腻,开放式补妆镜带补光灯、175mm专属口红槽,连补妆、放口红的需求都考虑到了,妥妥的女性友好设计 。 更难得的是它“标配即满配”的底气,没有让女性客群在价格和实用配置间妥协,全系都有的50W无线快充,手机随手一放,就能无缝补电,对上班族来说很友好;75kW的电机,动力同级主流,起步轻快利落,方向盘低速时又很轻盈,女生单手操作也不费劲,还有无感进入功能,就算抱着宠物或购物袋,也能直接开门,细节拉得很满。 空间也是缤果S的核心卖点之一,2610mm轴距让后排很舒展,下沉式后备箱能扩展到1450L,带娃的婴儿车、露营的装备都能装下,全车25处储物空间更是把零碎物件收纳得明明白白 。 续航这块,325km版本够日常通勤一周一充,430km长续航版本周末周边出游也不用慌了,一公里电费才一毛钱,用车成本极低。 价格方面,顶配也才不过7.98万,算了各种补贴,到手价还能更低。在我看来,五菱缤果S胜在了颜值、质感和实用配置的三大满足,外加孟子义的代言,恰好契合了它“Be going 出发才缤纷”的产品理念,既是职场干练的代步车,也是闺蜜出游、携宠出行的好搭子!

6
皮皮电车日记 评论 1
你已将对方拉黑,无法查看其主页内容
由于用户设置,你无法查看其主页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试试换一个关键词搜索吧
已加载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