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磊的小作文

新出行 CEO 贺磊个人车评、行业点评栏目,不定期更新!

动态来自:贺磊

《开智界S7几百公里后的所想》 最近一直在开智界S7,华为系的车之前开问界比较多,智界开的不太多,最近密集的补课,有一些想法,和新出行智界社区的朋友分享: 1:外观很多人还是喜欢的,我邻居看到我开着这台车,还特意下来问。我家人对外观感觉一般,但对这个红色内饰感觉有点上档次,感觉内饰明显高于外观。我老爸老妈的老思维,看到车尾“奇瑞汽车”四个字,感觉档次又下去了,我又给他们普及了一下鸿蒙智行模式,上年纪的人确实固有思维还是在。 2:驾驶感觉属于中规中矩,底盘和悬挂的质感也属于中等,在舒适和运动中间找平衡的那种,两头都不是特别极端,但也不是那种你一上车就肾上腺飙升要开快车的那种,还是比较家庭的定位。 3:我重点想说说这套智驾系统。 能力确实是有的,无论是城区,泊车还是高速,特别是高速上的大曲率和超车等场景,非常扎实稳妥,让人有放心的感觉。DMS和方向盘的搭配等监测做得很好,几百公里下来,没有提醒一次,比很多车做得好。 华为的智驾其实有些时候,会有一个心理加成的作用,如果有些情况,你是开一个很普通的智驾,或者第二梯队的产品,你很可能就提前接管了,但是是华为ADS,你自信心会足很多,你可能就没接管,很有可能两台车实际的表现其实差不多。 华为的智驾有一个我最喜欢的点,就是变道超车的动作。 它每次都有一个加减速的过程,很类人的动作,有一次我打了转向灯,但目标车道的车比较慢了,它也有一个减速变道的过程,很像我自己必须变道的动作,变道这个项目比其他品牌的车都做得好。 包括每次导航结束后的总结小表格,加塞多少次,智驾多少公里等等,都会无形中增加信心。 4:车机和智驾做得不好的地方。 有几次压实线的地方,这个有点不太应该。城区里有一些决策也做得过于激进。还有就是跟车时候的方向盘细碎动作太多,一直在揉搓的动作。 鸿蒙车机感觉语音操控的反应有时候比较慢,特别是理解我说的那句话的时候,有一个滞后的时间。还有就是不能完全自由的分屏,比如一个APP想三分之一就三分之一,想三分之二就三分之二,这一点小鹏和理想的更好一些。还有就是HMI和UI的审美上,不如Flyme。 整体上,华为造车的速度和整体优秀度还是非常强大的,特别优秀的是它的迭代速度,任何用户不满意的地方,他们都能迅速的迭代,这个速度让传统车企的更新速度,相形见绌。

2025-09-15
动态来自:贺磊

《当下,我对i6的一些想法》 我当时评审完和他的感受很类似,我很担心两个点: 1:刚上市一两个月的i8怎么办? 2:理想L7用户怎么办? 所以我当时给了一个建议,就是86一起上市,尽管后者后交付,两个形成一个组合拳,无论是外观的组合还是座位组合还有用户阶层组合,都可以形成梯度效应。 1:理想现在的传播弹药在ICT企业面前,很吃力,关键这几个月又是鸿蒙智行发疯一样上新车的核心阶段,单独的i8-i6上市几天后就马上没声量了。 2:但现在分开也形成了一点好处,那就是倒逼效应,全社会都觉得i8不那么成功,那理想内部肯定在i6上的资源投入要加大,无论是产品,SKU,配置,供应链,产能还是价格。 3:尽管i6的产品竞争力我觉得远强于i8,这套设计语言和李想对纯电SUV的新世代理解,也明显更适合i6-i7去表达。 4:大家还是期待一下i6吧,价格不要往很离谱的地步想了,那都是不太现实的,大家回头看到配置表就明白了,别以为一个单电机就会其它配置也全面下去。 5:i6的目标用户不是YU7和特斯拉那种万金油圈层,谁买都可以,但i6真正的目标,家庭纯电SUV用户,也会发现,除了这台车,其他这个价位真没啥竞品,不是说没对手,是没合适的对比对象,没啥其他可选的。 月底发布会再看!

2025-09-13
动态来自:贺磊

《为什么买理想的车没那么酷了?》 理想最近的压力确实挺大的,不仅仅来自销量,更来自于对未来的预期和外界信心。李斌当年说过一句类似的话:“现在的年轻人觉得买蔚来没那么酷了。”现在似乎这种境遇来到了李想面前。 “优秀是卓越的最大敌人”李想和罗永浩这样说道。 1:过去的理想,似乎永远在做很多开创性且非常显性让用户感知到的事情: 理想领先开创了增程车这个细分市场,尽管这个技术不是它发明的; 理想在六七座都做的one车型后果断的All in了六座车,又拉动了这个细分市场; 理想带来了冰箱彩电大沙发的内饰配置; 理想开创了一个内饰中控设计风格,副仪表台几乎人人都在学; 理想在第二排标配通加按; 理想在这个价位第二排座椅标配多点按摩,直到MEGA 16-18点热石按摩; 理想开始有了智驾小蓝灯…… 类似的案例也许还有一些我不太记得的点,但理想确实开创了很多这个行业的先河,而且和同类新势力不同的是,这些点都非常容易被用户感知并喜欢。 2:做纯电后的理想,开始有了变化,它的开创需要说服和教育了。 MEGA的外形开始需要,内饰的升级度不够也需要,包括后面临时改外形后的i系列也需要。 李想非常明白,纯电SUV后来者,必须和前人有不同,技术的演进也给了这样的机会。非常另类的SUV外观设计,全系5C的电池包,超高的充电功率,超大的全国超充布局,超低的风阻设计,超大的车内可用空间,VLA的智驾。 这些理想纯电SUV的卖点无一例外都需要和用户解释。 而且这些到现在为止,并没有形成一整套的理论基础原理,理想的纯电SUV设计哲学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只能造成这样?最佳的方案为啥是这个?这个方案的体系到底是什么? 3:过去几年里,买理想的L9876一直都是身边朋友觉得的最优解,我上半年还案例我大学同宿舍的同学买了L9,他之前是沃尔沃XC60车主,有自己的服装公司,本来买L8可以了,但商务需求,他坚持买L9,他觉得很帅! 但到今天,也许买理想的车没那么酷了,有了更多的选择,之前开创的点,人家都学了,甚至做得更多。 理想需要做的,不是做成其他的样子,而是做成一个更好的理想,让家庭的需求更升级,很多理想KOL都是L9车主,现在的理想车确实没有太多升级的欲望。 理想需要坚定的做自己,而且把原因和初心系统的讲清楚,理想理解的家庭纯电SUV应该是什么样的?为啥是这样的?未来会往何处去? 最后: MEGA也许还没思考清楚,i8没讲清楚的,现在到了第三台纯电车了,应该系统的说清楚,传播好了。当年的理想也有官方说:“我们不说增程了,就说混动”的波折和犹豫,现在做好,也不晚。 开创性的事情本来就比跟随难,做一个L9外形的纯电车肯定最容易,如果是正确的事情,就需要坚持并传播清晰。 持续的得到正反馈的事情,还需要多做。 “掌握自己的命运,挑战命运的极限”。

2025-09-07
动态来自:贺磊

《尚界H5到底如何,动了谁的蛋糕?》 昨天尚界H5突然再去R7S7的发布会上开始预售,热度比双7还高,根据掌握的一些信息,在新出行尚界社区,和大家独家聊聊,有问题随时留言,有问必答: 1:这台车华为鸿蒙智行和上汽都没有留余地,全力以赴了。不仅仅是价格上,还会表现接下来的产能渠道供应链上,进华为店,也有自己渠道,有专用工厂,同时也拿下通用的一部分产线,初期供应链也是朝着月销20000台的目标去的。 2:现在18.98预售价,正式价格估计17.98,就有192线大激光雷达(区别ADSpro的舱内激光雷达)版的完全体ADS4.0,只是没有后向tof。 这个不仅让同级别零跑比亚迪小鹏等压力很大,同时也打击了自己家的车BU系列产品,比如深蓝等,深蓝S07在这个价位区间还是ADS SE的产品呢。 导致15-20万价位的其他智驾类产品会很难卖。 3:全系都是ADS4.0,这也说明4.0接下来也是分成完整版,pro,SE三个档次,但第一次有完整版来到17万多价位。 4:尚界的配置还是很满,而且加钱的颜色内饰等首发权益都免费送,电池度数也给的很足,起步65度,正式少一万后,17万多的大电池包就80度了。 5:估计接下来华为会用安全和AEBAES来对抗这个价位纯视觉的产品,虽然它自己也有pro。 6:明年尚界还有一台SUV和轿车,前者上半年就来,估计比这个大,内饰也更豪华,价格估计也狠,这些销量对上汽非常急需。 明年车BU产品和其他车企的合作有挑战,至少价格上应该有变化,要不很多合作就失去了初衷意义。 7:华为确实产品定义和迭代很厉害,H5的产品规划很到位,这个区间增程和纯电同样重要,大电池和小电池同样重要,纯视觉和满血ADS同样重要,一把牌全给你,目标就是冲最高销量。 这个价位对20万出头的几个产品也会有影响,毕竟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省个几万元也有大极光方案的华为2米8轴距的SUV,很多人觉得也够了。 零跑C11,启源Q07,小鹏G7G6,宋PLUS和L,深蓝几台车,领克08等,都需要警惕。 回头M5取消,升级为M6,问界价位整体上移,避免内部打架。 大家对尚界还有其他想了解的问题,可以随时问我,或者新出行最懂尚界的两个男人@小白同学 @阿迪同学 ,有问必答。

2025-08-26
动态来自:贺磊

《事不过三 李斌这次是如何思考纯电大三排这事的?》 “我们必须做一些其他人没做过的事情”。 我至今仍然清晰的记得,2018年3月24的那个上午,在宁波东钱湖边的一个临时的大空地上,李斌,还有一大帮蔚来的产品负责人,和我以及另外一个媒体人在讨论着刚刚下线的蔚来第一代ES8试装车,这也是这个品牌的第一台车。 这不是一个常规的汽车评测,彼时,我刚创立新出行1年多,那个时代的国内新能源车市场还处于一个骗补和国民小车的局面。 连做一个小新能源媒体的我,都时刻在对未来的模糊和不安中促行,这样一台ES8的出现,对于当时的人来说,除了惊讶外更多的是无尽的解释成本和一个传奇的存在,这是唯一一台让李斌和李想都在台上解读过的车。 后面的故事,大家也许比我还清楚,尽管蔚来的车已经来到了“9”字头的序列,但ES8的地位似乎依然无可替代: 从第一代的傲立潮头到第二代的被时代裹挟,第一代的ES8更多强调的是一台性能纯电SUV,而第二代开始有了冰箱彩电大沙发的全行业烙印。 显然,二代ES8不算一个成功的产品,而这个产品穿行的阶段也正是蔚来这个品牌的至暗时代,在理想华为们都已经把大三排SUV做到极致的当下,李斌准备如何把这个细分市场带入纯电行列,带着这些疑问,我 把我的一些推测在新出行蔚来社区带给大家: 1:蔚来最近开始反复说的“引领大三排SUV进入纯电时代”。过去的大三排是属于MPV的,属于纯商务接待的,不适于自己。在新能源时代,增程大三排开始流行,理想和华为用一系列产品,把这个分类市场做到了极致,做成了街车。 现如今,买一台纯电还是买一台混动,似乎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一个不可逾越的红线,产品合适价格合适都可以买,充电焦虑的情况越来越少,增程培育了一大批用户的纯电使用习惯和技巧,这不是段子:“每一个增程用户最不想用的就是增程”。 所有人都说,增程的下一台,必是纯电。 2:在过去,蔚来ES8有很多自己的包袱,因为过于在乎换电,所以没那么在意能耗,电池包也有75度的小版本,SKU多,选配多。 在三代ES8身上,彻底抛弃了这些之前的包袱: 全系100度大电池,全系NT3.0 900V平台,能耗也有了明显的提升,续航里程也有了保障,SKU应该会非常精简。 3:蔚来还有自己的一个独门武器,就是BaaS。这个购买选择,在我看来,如今就是一个SKU。 这样,全新ES8便很有可能只有2个SKU,一个大满配,一个标准配,同时,针对这2个SKU分别有一个各自的减10万元的BaaS版本,非常清晰简洁,没有选择困难症。 4:如果让我来预测,这2个SKU分别对应不同的竞品,大满配对标的是M9的纯电版,而标准版对标的是M8的纯电版。 而BaaS方案下的产品,则可以对标市场上很多中高端的大三排车型了,这应该是豪华大三排SUV第一次来到这个区间。 这样2个版本,4个价位的区间感觉有大满配的高度,同时也兼备标准版的进攻狼性。 5:这台ES8的优势点很多时候需要大家亲临实车,触摸到实物,感观到实体,才能有真正的判断力。 这是一个看官图,人人都好看的时代,蔚来的豪华设计,一对比实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 纯电带来的NVH和行李空间优势,也是增程不具备的,没有增程器启动的噪音可能性,且带来了电开电关的超大前备箱行李空间,都是对手不太具备的。 6:说一下全场景的事儿。 买一台车,最终都会落在各个场景里,开L系列去商务谈判,肯定很多人还是不习惯,开问界,很多年轻人又觉得似乎有一些老气横秋的感觉。 ES8在商务家庭个人这三方面,还是有比较好的兼顾,这个比较难得。 最后: 远眺漕河泾一栋栋不高但挺有江南感的小楼的时候,我感觉李斌这次似乎想好了接下来蔚来的步伐和速率。 作为一个媒体人,我不喜欢模糊的立场,但也会怀疑每一个过分确定的答案。 还是让12月的销量,四季度的财务报表,来回答普通路人关于蔚来前途的忧虑吧。 中国汽车工业这么多年,中国新势力品牌这么多个,该如何寻找自身品牌的价值和意义,谁才是周围人都认可的豪华汽车品牌?时间自有答案。 光而不耀,敢想有为 越逆境,见真境……

2025-08-20
动态来自:贺磊

《二代蔚来ES8的交接棒,给了未来的ES7-8-9三台车》 今天有一个叫“贝雷帽儿”的网友在问我,全新三代ES8的定位和之前的二代ES8有什么差异和不同,这引发了我一些思考,而且觉得这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所以就单开一篇了,想在新出行蔚来社区系统的说说这个事儿,大家有不同意见,随时留言给我: 1:二代ES8是当时蔚来的旗舰SUV,虽然当时也强调过全场景等词语,但明显可以看出,这台车还是一个典型的商务定位,上市后的广告片也是明显的商务人士取向,广告词是“从容,有度”,这个有度在现在看来,就有毒了。很多地方有度过头了,特别是空间上,第三排空间局促,而且豪华和空间上智能取舍,有中岛就没有中央通道了,在L9和M9都发布后,这台车显得有些许尴尬的。 2:NT3.0的第一台车是ET9,但ET9开发的起始阶段,其实也是蔚来很困难,或者说有些东西还没完全想好的阶段。随着ET9的上市,用户反馈,到3.0平台上的乐道L60开发完成,开始交付,3.0平台的真正优势和用户真正需求,蔚来想得越来越明白了,李斌的很多执拗在这个阶段得到了扭转。 空间,能耗,舒适性配置。 这三大要素,在这个阶段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而这些,都是之前蔚来觉得没有那么重要的点: 空间够用就行; 能耗?我有换电; 舒适性配置,我有,但基本都需要选装。 3:乐道的产品研发和工程团队,其实和蔚来是分得很开的,ERIC负责乐道产品,赵毅负责乐道工程,内部开始有了一个互相促进并良性竞争的局面,尽管这两个品牌的区分和调性还是明显的差异,但在很多技术工程环节,确实是可以复用的。L90的很多成功经验,ES8也是看在眼里的。 4:全新三代ES8,背后有很多的故事,大家听得最多的就是这个名字的修改。 而李斌也公开确认过ES7和ES9的存在,加上ES8的六、七座两个版本,这3台车一起构成了蔚来品牌强大的大SUV矩阵。和以前ES7和EC7复用的零件都不多的匪夷所思的情况不一样的是,这几台车,应该都有很多的参考点,产能和供应链上都会有很大的进步。 以下来猜测一下各自的身份: ES7承担一个大五座的角色,类似全新的M7和明年大改款理想L7,参数+科技化和舒适性配置在五座车上拉满,最顶的五座纯电SUV。 ES8六座+七座承担一个大六座的角色,定位我觉得在问界M8和M9中间,但参数+配置都是对齐M9的,坦率的说,现在M9在智驾上压倒了ES8,所以ES8除了设计优势外,必须在定价上也体现出自己的进攻性和性价比。 ES9承担一个蔚来全新旗舰SUV的角色,定位在ET9的正统SUV版,参数+科技化和舒适性配置在三排全尺寸SUV车上拉满,同级别没有太好的竞品,未来应该有尊界的SUV和他对标,不是完全走量的路线,而是技术和设计上的首发平台。 最后: 这三台车一起构成了之前蔚来在高端SUV上的产品形态,之前一台ES8孤军奋战,现在是一个矩阵来应对。之前大家觉得家庭和商务很难协调,必须两台车去承载,但现在似乎大多数人都是合二为一,家庭和商务没有那么的冲突。 如同之前新出行蔚来社区好几个大牛网友爆料的那样,用ES7去冲击家庭SUV,ES8去冲击商务SUV的想法,现在似乎得到了修正,两台车用一个错位竞争的格局,共同形成了全场景SUV的产品形态,型号名称的改变也反映了蔚来官方想法的改变。 无论何时何地,产品力还是销售能力的最基础的核心。 不买这台车,你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这句话曾经萦绕在理想L系列的用户耳边,也在过去一年多,回荡在问界M98用户的耳边,未来,是否会在蔚来的这些用户想法中,得到一些些体现? 9月,见真章!

2025-08-18
动态来自:贺磊

《i8正式调价 还有那一起归来的狼性理想》 曾几何时,理想的狼性和李想本人的桀骜不驯,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留下了很多浓重的笔墨,也不知何时开始,理想收起了一切的进攻策略,留给大家的只是意大利混凝土式的防守:对手进攻了,理想防守一下;业内有好的做法,理想学习一下;业内最新的技术来了,理想跟随一下。 理想的狼性和进攻性,哪里去了? 今天理想对i8的价格体系的调整,宣告了理想的狼性回归,在理想高管和新出行的沟通中,也表示,理想更多是从长远来考虑这次的调价策略,而不是仅仅短期的竞争。 1:这次i8上市,最大的吐槽就是冰箱不是全系标配,彩电中低配都没有,选装都不行,只有顶配才有冰箱彩电大沙发。 这次修改方案把这个点完全改变了,只保留MAX一个SKU,同时开放了选装包策略,你不选,就是最低配MAX,你选了,就是之前的Ultra,非常简洁易懂。 2:这次被诟病的交付节奏没想到反而救了理想。 因为还没有交付,所以,所有的用户都有一次可以改配置的机会,有一次反悔药可以吃,其实也等于重新开了一次价格发布会。这个灵活度其实也有点像小米YU7当时的7天可改。 3:理想接下来营销传播的进攻性应该保持。 最近2年的理想,都是非常的保守,业内尽量不树敌,不激进。 但结果呢? 大家还是抓住一些小细节拼了命的来黑理想,一个MEGA的造型,被一些人黑成那样的图片并广泛传播;委托央企中汽研做一个卡车的碰撞,没想到事后出了这么多的事情,所有的错都被归到理想的身上,并冠以一个“鸡贼”的帽子。 为什么理想不能做回一个进攻性的自己呢? 这次上市后迅速的relaunch就是一次最理想的表现,放其他公司,很难有这么快和决绝的决策速度。 真正的销量好的品牌,市场上本身的对手和树敌就会更多,但理想学不会其他的打法,就如同40岁的李想也变不成其他的性格一样,当我看到抖音短视频中的李想学着其他企业家的那种交叉手,带着些许浮夸的微笑和大家乐呵呵的说着慢于自己平时讲话10倍语速的话的时候,我真的觉得,这不是传播,这是变味了的模仿。 “我还是喜欢那个桀骜不驯的想子”。至少有20个人以上在我的文章里留言这句话。 最后: 我还是希望那个进攻性打法的理想回归,不是巴西式的华丽,而是德国式的精密准确! 归来吧,当年那个在小房间里,2个小时对着我机关枪一般输出的李想;当年那个面对大家嘲讽增程,都可以任意表达并卖好增程车的理想;当年那个面对用户抱怨,宁愿临时废掉几千万模具也要改产品的理想。 “理想”这个词,本身就是你的最大DNA。 生于尘埃,心向山海,于旷野中纵马, 自由 方能永不败……

2025-08-05
动态来自:贺磊

《乐道L90这次的不一样》 蔚来集全集团之力,这次做了乐道L90这台车的上市发布工作,新出行乐道社区的朋友们总结了很多不一样,我来归置一下: 1:乐道L90:开始囤车,发布会第二天交付,有大量现车可供选择 蔚来之前:从不囤车,发布会后若干日开始交付,最快一两周后,最慢一年多,生产多少交多少 2:乐道L90:找沙溢胡可代言 蔚来之前:车型从来不找代言人,顶多唱歌宣传一下换电 3:乐道L90:前备箱取代换电,成为宣传第一要点 蔚来之前:言必称换电 4:乐道L90:能耗做好,两驱提供,传播轻量化 蔚来之前:。。。 5:乐道L90:85度电池猛提供,换电站拼命加 蔚来之前:车都卖了好久了,换电站还没同型号电池 6:乐道L90:配置拉满,冰箱全系标配 蔚来之前:抠抠搜搜 7:乐道L90:电池起步85,果断放弃60 蔚来之前:我就是头铁 8:乐道L90:亮相即全国到店,试驾即全国店可试驾 蔚来之前:到店慢,试驾慢,覆盖不全,车都交付了还围起来不让进 9:乐道L90:老板及时回应,舆情不过夜,沈斐表情包 蔚来之前:面对黑料,比较佛系,车主懂我们就行 10:乐道L90:现在都是盖浇饭,铺满整个碗,前备箱直接摆沃尔玛门口传播 蔚来之前:以前都是肉埋在饭里,生怕人知道 新出行的给位道友,再补充。。。。

2025-08-04
动态来自:贺磊

《一个第三方人的视角 聊聊乐道L90上市营销打法》 昨晚的乐道L90发布会,走出了一个非常明显的V字曲线,从一开始的和谐欢乐,到中间家庭小品的尴尬和全场冰冷,再到沙溢的谷底救场,最后到价格发布的万众欢腾,大雨在微博里说,如果这里的高低点都是设计好的,那也太牛了。 我想说的是,从去年年底到昨天晚上的这一路走来,才是真正的大V曲线,站在今天回望这8个多月的来时路,应该没有第二台车经历过如此的颠沛和波折了,新出行的乐道社区同时也是现在国内最大的第三方乐道用户讨论社区,他们见证了这一切,我只想来说说我个人的感受: 1:早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和蔚来乐道的朋友聊90的时候,大家还是一个比较乐观的趋势。那时候的60订单储备也还是不错的,直到四季度,和高管们聊,大家还是有冲月交两万的信心的。 变化出现在国庆期间,终端的锁单变得不那么好了,小米的冲击力越来越强,而乐道交付的问题越来越多,到12月,很多原来到手的订单也因为补贴等很多原因流失,悲观的情绪开始蔓延了。 2:90的第一次评审原本应该更早一些的,但因为一些原因推迟了。最后在合肥,农历年前,姗姗来迟的评审到了,但这次尽管晚到了,但明显还是感觉到安排的比较仓促,这时候的试制车确实状态也不是太好,非常专业的产品团队尽可能的把产品的优势传递给了我们,但形势在那个时间点,确实也严峻。 会后的讨论确实集中在了60这个电池的身上,之前L60确实大部分都是选了小电池,而且调研中,确实也有一些用户觉得60度的电池是够的。但对于L90这样一台大车,上60意味着什么,我这个天天泡在新出行社区的人比谁都知道,这就是一个超级大靶子,存在的好处大大低于存在带来的坏处,绝对不能为了极少数非常懂蔚来,懂换电的用户,而给这样一台战略车型带来一个这么明显的大BUG。 后面的决策,大家也就知道了,而且非常聪明的很早就公开了起步85的决策,黑子在这个问题上无从下手了,这个事件我个人认为,也是L90这台车传播营销中的标志性节点,在这之后,基本上都是向上的风向了。 3:中间的一次大的波折就是艾铁成团队和沈斐团队的交接。 放在任何一个车企,这都是内部要动荡很久的事情,但这次,乐道不仅没有,反而战斗力倍增。其实这时候,并不是前任做得多不好或者后任做得有多好,有时候,一个事情的转机,就需要一个全新的契机,而沈斐又恰好是一个务实且极其乐观的人。 上海车展的时候,和力洪沈斐吃了一个盒饭,他们也说了现在乐道团队组织结构的一些变化,蔚来之前的能力强力的赋能了进来,之前乐道极力撇清和蔚来的关系,变成了蔚来乐道一家亲的关系,从那一天起,我开始相信,蔚来这个全世界最执拗的存在,真的开始“听劝”了。 4:后面在上海,接近SOP状态的车,又有过多轮评审,蔚来也找了很多不同背景的人来聊过,这时候产品力有了更多清晰的表述,俞斌这时候除了产品副总裁外,还是90这条战线的负责人了。 从前备箱开始,是乐道L90这台车公众传播的起点。 当下,一般车型的传播始于“工信部申报图”,在申报图节点公布自己的美化渲染图,对冲工信部的“丑图”,让外形留下第一个好印象,就好似在结婚证的图加一个婚纱照的感觉。但乐道想出了前备箱+婚纱照的办法,非常巧妙,并打深打透。 一开始的“大”,到后面的“沙发座”,到后面的“开口高度”,再到后面的“电开电关”,再到最后的“超市营销”,中间也有一些官方拍图的小纰漏,但瑕不掩瑜。 大三排SUV,坐满人后,行李不够放的大BUG,市场上只有这一台车可以解决,深入人心。 5:捆绑理想i8是一招险棋,但也是一招好棋。 一个预热35万,一个网友呼声要打到30万以内(当时),无论如何捆绑,都是后者占面子。中国汽车互联网上,理想和蔚来粉丝的矛盾,我感觉和小米华为的矛盾一样,血海深仇,每一个各自的粉丝,拉着你,都能控诉对方三天三夜,对方当年的种种故事,各自的KOC们都小本本上记着。 但有一点全行业都得承认:之前那些基本没怎么卖的特斯拉X和ES8不算的话,理想i8和乐道L90是当今这个星球上,唯二的两台正经纯电大三排。 就好像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和百事一样,自然就会很多的对比。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看到了,两场亮相发布会,两次内容解密,两场上市发布会,后面的交付,大家都可以对比。确实有一点:蔚来拿了理想当年的剧本,而理想似乎做了蔚来当年的事儿。 当然,大家都能看出,理想的杀招在于i6,而i6看中的绝对就不是L80了,而是小米YU7,雷总开疆拓土后的20多万纯电五座SUV的市场,可比纯电大三排大太多了,我个人非常认可i6的产品竞争力,i8的很多拧巴,在i6上顺理成章,合情合理,大家9月再看。 6:时间进入7月后,战事密集了起来。 几乎每天都有你来我回的斗争,但这次蔚来乐道团队反应出奇的机敏,几乎每一次竞争对手的出牌,都会在极短时间内看到乐道L90团队的反击或者化解。从轻量化,到爬楼梯,从行李箱比拼,到补能设施的比拼,我本人从来没有在蔚来营销团队身上看到过这样的战斗力和战斗表现,之前每次慢节奏,追求逼格的动作这次都没有了。 囤车,发布第二天交付,这些都是理想教会这个行业的基本功,现在蔚来拿来反击了。 7:乐道L90还没到开香槟的时候,蔚来订单爆了,在外界看来,都不是一个赞扬词,而是一个梗和段子,交付上的坑,蔚来比谁都熟,但L90到现在确实可以总结出一些经验: 一个就是产品确实足够硬核。 如何说60是一个“持家有道”,那90确实可以算“逼格回归”,每一个看到内饰和做工的人,自己都有判断,沈斐说的,60不好卖了,这是自然的,在一个店里的对比确实强烈,而且90的这个产品团队定义非常强,刀法精准,恰好迎合了当下大家最想要的,规避了大家已经有些许厌倦的。 另外一个就是有战斗力的传播团队,勇敢和开放的面对了所有的困难,听劝,听取外面声音,和外部进行了充分和真诚的沟通,而不是走过场走形式,知道哪些该听哪些不该听。不提持家有道了,不重点讲换电了,知道沟通能耗和轻量化了,知道利用蔚来的CMF优势了,有一个基本没出错的节奏。 加上上个月的囤车,这个月的新增,我对8月交车数字挺有信心,会是一个历史上最好的新车爬坡数字。 8:还有,我想聊聊李斌的改变。 上市发布会的前一天,我和他讨论了现在的竞争格局和90形势,他也坦言,“低配的压力会很大”。我还听说,发布会前的最后时刻,他又做了一些很重要影响深远的调整。 我回想起若干年前,和他讨论该不该上单电机等问题的时候他的表达,和现在确实区别很大: 之前的李斌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全行业最固执的人同时也是倾听客户声音最多参加用户活动最多的人; 而现在李斌更多知道哪些是目标用户真正想要的,这台车要卖给谁?而哪些只是部分蔚来铁忠粉的声音。 蔚来依然是一家用户企业,但这个用户的定义绝对不仅仅是买了车的人,那些喜欢蔚来而因为种种原因买不下手的潜客,同样也是你的准用户,而这个群体本应该是前者的N倍。 最后: 每次看到李斌左手拿着手机,旋转摄像头,对着自己和嘉宾,奋力的喊出:“大家好,我是加电的李斌”的时候,我也能从这个并不年轻,有着三个小孩的中年男人脸上,看到岁月留下的很多的痕迹,这几年尤甚。 中年的凝重、体态和面容,在这个时代被赋予了一个看似好听的词语:“成熟”,但成熟的背后,更多的是个人时间家庭的牺牲和付出。 每一个中国新能源车道路上的人都不容易,我期待有一天,李斌和李想能站在一起,拍一条前置摄像头的短视频;也期待,李想和李斌有天能参加一个美女记者的访谈,聊聊他们当年起始的路,哪怕提到中间些许的误会,但大家都能相拥一笑。 我想起了一个新势力老板的话: “如果我们这样一群人都不成功,那中国智能电动车还有谁能成功?”

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