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小米YU7的期待

一起聊聊你对小米YU7有哪些方面的期待?

正在讨论
{{active_title||'全部'}}
  • {{item}}
  • {{item.title}}
    {{item.title}}
{{item.title}}

爱吃鱼的猫007
2025-09-08 · 小米YU7

终于提了我的梦中情车🚗 小米YU7 Pro钛金属色

终于提了我的梦中情车🚗 小米YU7 Pro钛金属色家人们谁懂啊!今天我终于提到了心心念念的小米YU7 Pro钛金属色,兴奋到一晚上没睡着!从预订到提车,这几个月 查看全文

小米 小米YU7提车作业 小米YU7信息爆料 晒小米YU7订单 小米YU7正式上市 小米YU7内饰曝光 我对小米YU7的期待

Mangooooo
2025-08-05 · 小米YU7

提前解锁“钛”惊喜:我的小米YU7 Pro提车五日1500公里初体验

日期: 2025年7月31日地点:呼和浩特小米汽车交付中心主角:小米YU7 Pro,钛金属色落地价:车价28.6万元 + 保险约7000元一、 意外之喜:产能加 查看全文

小米 我对小米YU7的期待 小米YU7正式上市 晒小米YU7订单 小米YU7提车作业

阿滋猫
2025-08-04 · 小米YU7

开了一个月的YU7 Max,我的智驾体验:好用但别迷信,智驾是人车共驾不是自动驾驶
提车28天,跑了1222公里,其中辅助驾驶贡献了159公里——超过71%同车型用户的成绩,多少有点“老司机”的底气了。作为首批YU7 Max车主,我对这套智驾系统的感情挺复杂:它确实让我在高速上偷过懒,在地库里松过手,但也一直让我捏紧方向盘,一直把脚搭在踏板上。
今天就从好用程度、冷汗时刻、使用频率三个维度,聊聊小米汽车让大家议论最多的智驾系统,到底值不值得你依赖。

一、智驾好用程度:高速像“老司机”,城市还在“学步”,泊车是“惊喜项”
YU7 Max的智驾分三个场景最典型:高速NOA、城市端到端辅助驾驶、全场景自动泊车。我用下来的感受是:高速闭眼(不是真闭眼)能跑,城市得盯跑,泊车直接无脑停。

1. 领航辅助NOA:157公里端到端辅助驾驶,90%时间不用动手
我的157公里端到端辅助驾驶里,90%是在北京的三环四环还有城市高速跑的。这套系统最惊艳的是“变道逻辑”——不像有些车只会傻等,它会观察后视镜盲区,确认安全后“唰”一下切过去,速度衔接得特别丝滑。有次大货车占左道,系统提前500米就开始往右变,过程中还主动减速避让旁边突然加塞的小轿车,全程没让我接管。

不过高速也不是完全“甩手掌柜”:遇到连续弯道(比如山区高速的连续S弯),系统会主动降速到80km/h,虽然比我自己开慢,但是非常稳。遇到施工路段的锥桶群,它能准确识别并沿着锥桶边缘走,比我手动打方向更贴线。

2. 城市端到端辅助驾驶:能跟车能过弯,但“鬼探头”和加塞有点慌
城市道路,主要是早晚高峰通勤,体验比预期好,但离“完全放心”还差一截。在城市复杂快速路通行时,遇到匝道辅助线会误识别,遇到公交车站辅助线会误识别,系统会短暂退出或者拐弯,需要及时手动接管,目前159公里遇见5-6次,影响不大。
城市行驶系统能识别红绿灯、跟车再启动,过直角弯时方向盘转得挺自然,像老司机打方向。但遇到两个场景会破防:一是过路口电动车行人鬼探头,系统刹车踩得有点急,出现重点头,把我甩到座椅靠背上。另一次是早高峰被加塞,前车突然往左变,系统一直处于犹豫不止,只能赶紧手动接管。离“老司机”的预判性还差点意思。

3. 自动泊车:55次泊车0失误,地库老司机直接“下车围观”
最让我惊喜的是泊车辅助——55次泊车(垂直、侧方、斜列全试过),7次寻位泊车(地库找车位),居然0失误!有次在地库遇到一个狭窄的垂直车位(左右各留20cm),系统倒进去的时候,后视镜离边柱就差5cm,比我手动停得还漂亮;寻位泊车如果跨楼层还是压力有点大,单楼层不在话下。

二、冷汗指数:这2个场景,我不敢“放手”
虽然智驾够聪明,但以下2个场景,我每次遇到都会心跳加速,脚自动搭回踏板——这不是系统不行,而是现实路况太“反人类”。

1. 混合车道的大货车“蛇形走位”
跑高速时遇到过一次:右侧大货车明明在自己车道,突然开始左右晃(可能是司机疲劳),系统一开始跟着它的节奏变道,结果货车又晃回来,差点逼得系统急刹。我赶紧接管,后来查数据发现,这种“蛇形货车”是智驾系统的“天敌”,因为它打破了常规的行驶轨迹,系统需要时间重新计算,这时候人类反应反而更快。

2. 暴雨天的“水痕干扰”
上周下暴雨,高速路面全是积水,摄像头被水痕糊住,系统识别不了车道线,直接退出辅助驾驶。我开着雾灯慢慢挪,旁边一辆车因为水滑失控,差点撞上来——这时候才明白,再智能的系统也怕极端天气,人类经验才是“终极保险”。

三、使用频率:从“尝鲜”到“依赖”,我成了71%用户的“反面教材”
官方数据说我辅助驾驶里程超过71%同车型用户,其实我自己都没注意到——现在开车,能开NOA的路段我基本不开手动,城市里能跟车的路我也不轻易接管,地库更是直接“下车走人”。

说“依赖”可能有点夸张,但确实“习惯”了——就像当年用智能手机,一开始觉得触摸屏不如键盘顺手,后来没了触摸屏反而不会打字。智驾也是这样,它不会完全替代人类,但能把重复、机械的操作交给系统,让我把精力放在更复杂的路况上,反而开得更轻松。

总结:它不是“自动驾驶”,但足够“好用”
28天用下来,我对小米汽车智驾评价就一句话:它比网友口中的小米智驾要优秀,但离“完全自动驾驶”还有距离。

最后提醒一句:智驾再好用,脚也得搭在踏板上——毕竟,机器会犯错,但人类的“直觉”,暂时还没人能教会AI。

小米 我的智驾安全出行体验 我的新出行搭子 我对小米YU7的期待 我的小米汽车智驾体验

阿滋猫
2025-08-01 · 小米YU7

极速降温&极速降温减弱超级任务分享码
【分享码:953450660“极速降温”功能】
触发条件:
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条件才会启动:
1. 温度条件:当车内温度升至30°C时;
2. 人员状态:主驾与副驾乘员均已落座
系统将在满足触发条件后,顺序完成空调及座椅相关设置:
1. 空调开关打开;
2. 主驾空调温度调至最低(Lo模式);
3. 温区同步功能打开(取消主副驾温度独立控制);
4. 空调风量调至8挡(高风速加速降温);
5. 主驾吹风方向设置为“直吹”;
6. 副驾吹风方向设置为“直吹”。
7. 后排空调开关打开(覆盖后排区域);
8. 后排风量调至“强”
9. 前排空调出风模式调整为“吹面和吹脚”;
10. 副驾座椅通风调至“3档”(通过座椅通风辅助降温);
11. 主驾座椅通风调至“3档”(同上)。
重复规则
该指令设置为“每天全天”重复执行

【分享码:152693536“极速降温减弱”功能】
触发条件:
当车内温度降至27°C,且主驾或副驾乘员已落座时,系统将按指定顺序执行降温操作。
系统将依次完成以下设置
1. 基础空调控制:打开空调开关;主驾空调温度调至23.0°C;关闭温区同步功能;空调风量调至3挡;主驾与副驾吹风方向均设置为“自由风”。
2. 扩展设置:除前排设置外,后排空调开关同步打开,后排风量调至“弱”;前排空调出风模式设置为“吹面和吹脚”;主驾与副驾座椅通风均调至“2档”。
重复规则
该指令设置为“每天全天”重复执行

小米 我对小米YU7的期待

来自#{{item.data.theme_info.title}}{{item.data.theme_info.number?`本周共 ${item.data.theme_info.number} 人参与,话题内容折叠显示`:'话题内容折叠显示'}}

{{item.data.theme_info.number?'查看全部':'立即参与'}}
{{item.data.author.username}}

{{level.circle_title}}{{ { 1: '超', 2: '高' }[level.circle_level] }}活跃用户

{{level.week_text}} {{level.remark}} 去看看
{{item.data.author.user_honour}} 置顶 首页推荐 社区推荐 置顶推荐 精华 {{item.data.create_time}}{{item.status==1 ? ' · 待审核':''}}{{item.data.author.car_list&&item.data.author.car_list.length?` · ${item.data.author.car_list.map(e => e.name).join('/')}`:''}}
NO.{{i+1}}热度 {{item.hot_total}}
收录于周榜 TOP {{item.week_rank}} 收录于日榜 TOP {{item.day_rank}}
视频文章

{{item.data.title}}

{{item.data.title}}

{{item.data.title}}

{{item.data.duration}}

{{item.shrink?'展开':'收起'}}内容
{{calculateAspectRatioFit(item.data.pics[0].width,item.data.pics[0].height).imgTag}} {{item.data.pics[0].video.duration_string}}
{{img_url.video.duration_string}}
+{{item.data.pics.length - 9}}
¥{{item.data.price}} ¥{{item.data.original_price}} 包邮 分类/{{item.data.garage_category_name}} 状态/{{item.data.garage_condition_name}}

+{{item.data.imgs_url.length - 9}}

{{item.data.series.name}} {{item.data.model ? item.data.model.name : ''}}

个人评分{{item.data.contents.fraction}}

点评:

{{item.data.title}}

{{related.theme.title}}

{{item.data.title}} {{item.data.membernum}}人参与讨论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