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比亚迪海外战略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昨天新同学去了比亚迪位于日本东京八大繁华区的目黑的店,和店长店员聊了很久,信息量很大,在这里说说: 1:比亚迪在海外的品牌只有三个:比亚迪,腾势,仰望。方程豹的车在海外挂腾势的标,王朝海洋不分网,统一叫比亚迪。 2:销售都是代理制度,比如这家就是和和谐汽车去年建立的,九月份卖了几十台。店员大多是中国人在日本留学后的,会日文也更懂中国。 3:比亚迪现在在日本卖四台车,海豚、海豹、海狮07纯电、ATTO3(元plus海外名),都是纯电车。价格图里都有,这次东京车展上了kcar和海狮06插混。 4:现在东京都补贴电动车大概人民币4万左右,但日本本土品牌和特斯拉补贴得更多,前者不用多说,后者是因为特斯拉在日本修了一些超充,所以补贴更多。 5:比亚迪20年前就来日本了,当时东京鹿特丹芝加哥设立了三家海外公司。在日本当时主要做二次充电电池,后来还在日本被索尼,在美国被三洋告侵权,后来比亚迪都赢了官司。 6:现在丰田和铃木的电动车,也用了比亚迪的电池。日本京都,印度等很多地方都是比亚迪的电动大巴,比亚迪在最穷的尼泊尔在最富的新加坡,都是当地的销量第一。 7:比亚迪在亚太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不太追求销量目标,而是追求在当地长期的布局。 比如在泰国,日韩品牌已经深耕了60年,比亚迪在77个府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不是为了销量(如果为了销量,集中在大城市更节约资源),而是为了在全泰国都有自己的销售服务网络,长期耕耘,包括泰国工厂的投产,同事绝大部分都是泰国人。 比亚迪在日本卖乘用车两年多了,一共才7123台,不及国内海洋网一个小时,但他们建立了80家左右的网络,九月份900台左右,这在一个进口车只占5%的国家很不容易了。 8:比亚迪产品愿意为当地市场做改进。 比如这次的kcar,是侧滑门的,日本其他的大多不是,但用户有需求,日本狭窄环境下更好用。 比如海豚,在日本车型,除了改右舵外,还降低了车高,适应日本1550的立体车库。 9:日本电动车啥时候爆发? 还是要看日本主流品牌丰田本田铃木啥时候大量上电动车,这样才会带动整体市场。 日本汽车进口没有关税的,就这样进口车只占5%,可见本土品牌的强势。 10:日本街头确实非常少见到充电桩,但店员告诉我,日本有40000多个了,都比较隐蔽。 日本的一户建安装充电桩没问题,但也很少,电费比中国贵,家庭都是1.5元以上一度,油费和中国差不多,用车成本差不太多。 停车巨贵巨难,市中心25元人民币10分钟。 交通费用都贵,地铁一站人民币十元了,打车25元一公里。 总结: 感觉比亚迪在海外确实是深耕当地,布局长远,在巴西在匈牙利在泰国都有工厂,不是为了短期的盈利和销量,而是为了在当地能成为一个信得过的中国品牌。 今年比亚迪海外销量至少90万台,去年这个数字才45。 一个政府高层评价比亚迪海外: “外国人买数码买家电,是因为中国产品不错且价格好,但买一台中国车是把身家性命都交给了你,这个意义很不一样。”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首评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 type!=10 ? '前排沙发空着~' : '暂无相关评论' }}

{{type!=10 ? '还没有人评论哦,快抢沙发吧!' :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内容{{ eyes_only ? '公开' : '仅自己' }}可见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 feature?'撤销':'进' }}精选库
  •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