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为什么被称为杂牌的合资新能源车也开始爆款了?》 最近2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合资新能源车一直被称为杂牌车,保守的三电,几乎没有的智驾,很难用的车机和语音操控,舒适性配置也给得很保守,大家没法买。但今年开始,事情似乎发生了转变,首先跑出来的是广汽丰田的铂智3X,销量超出大家预料,然后登上舞台的是东风日产的N7,用一台纯电车就干到了最近一万的月销量,和小鹏的最火的车MONA 03打得有来有回,接下来还要上号称"N7插混版”的N6,估计销量可观,昨晚的上汽通用的别克至境L7看着也有一点这种趋势,今天聊聊合资新能源: 1:很多行业内的人,包括一些媒体人都一直在唱衰合资车企,觉得新能源时代来了,合资就一个死字,就看哪一天了。但事实没有这么的简单。 首先,合资车企大多在除中国以外的市场都还有一块利润来源地,BBA们更多一些,大众通用等对中国依赖更多一点,但都有其他市场的利润来供给中国市场,总体看竞争力,而不是中国新势力一样,只看中国市场暂时。 2:之前合资新能源车的短板主要是两个方面: 能做好的(三电,舒适性配置等),他们保守; 不能做好的(智能车机,智驾),他们不愿意中国供应商进来。 现在局面越来越紧急,老外也坐不住了,新能源车的研发决策权,基本都在中国人手里了。日产把这个几乎全部给了中方,大众在中国设立了安徽科技,以前是德国狼堡出车,合资公司生产,现在是安徽大众科技出车,三个合资公司生产。 能做好的,他们开始激进(如昨晚的别克); 不能做好的,他们开始全面引入中国供应商,地平线,momenta,华为,都开始成为智能化的提供商,水平拉齐非常快。 3:在这两块东西做好的前提下,车是可以买的了,价格如何? 合资的答案是给出一个超低价,甚至是亏本的价格。他们亏得起,燃油车可以补,之前的利润可以补,海外的利润可以补。但我们很多新势力,只有融资可以补,再融不到,就恒大高合极越哪吒了。 合资车企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渠道,有足够深和广的渠道覆盖,他们也嗷嗷待哺。 4:昨晚的至境L7是一个5米长轴距3米多的大车,几乎和享界S9差不多大,用了momenta最新的智驾,最强的一套增程系统,纯电续航302公里,居然16.99万起,19万多就有激光雷达,21万多艾维亚顶配,真的是掀桌子的做法,性价比真的同级别其他车很难去比。 我推荐大家要不买最低配,16.99这个,就是燃油车的替代品;要不就买20.29那个带激光雷达的高配版,座椅通加按都有了,开着舒服且有智驾。 5:接下来的合资爆款车,肯定还会鱼贯而出,特别是大众、通用、丰田这种大厂,大众明年3个合资公司至少10台新能源车以上,很多都是比亚迪秦,宋这种价位的车,智驾车机都拉齐,三电也很猛,就看大家接不接受了。 至于有了爆款方法论的那几家合资,后面的车更是下饺子了,大家都在产品拉齐的基础上拼价格拼渠道拼供应链吧。 最后: 合资车的压力还是大,合资讨论来讨论去的效率肯定也是比自主和新势力低,但合资车也有其他人不具备的优势,比如日产的新能源车就会通过日产海外的渠道销售全球,到时候单车成本继续下降,因为单车销量大了,成本摊薄了。回头中国人教会了老外如何造新能源车,他们也会在本国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 竞争,远没有结束; 战争,才刚刚开始.....
最后编辑于 · 2025-09-29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首评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 type!=10 ? '前排沙发空着~' : '暂无相关评论' }}

{{type!=10 ? '还没有人评论哦,快抢沙发吧!' :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内容{{ eyes_only ? '公开' : '仅自己' }}可见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feature?'撤销':'进'}}精选库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