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奔驰可能迎来产品技术方向上的新一轮调整。 梅赛德斯-奔驰首席执行官康林松(Ola Källenius)正加快推动集团的代际更替。据《Automobilwoche》从业内人士获悉,研发负责人马克斯·薛夫铭(Markus Schäfer)即将离任。他的合同原定至 2026 年 5 月底,但据称不会续约。 薛夫铭已年逾 60 岁。根据 DAX 指数公司规定,董事会成员超过这一年龄后通常只会一年一聘。人事任命还需监事会正式决定,但基本被视为走形式。公司发言人不愿对此发表评论。 谁会成为继任者? 目前继任人选的物色工作已经展开。据悉,有多个候选人: 迈克尔·施比(Michael Schiebe,41 岁):现任 AMG 总经理,被视为有战略眼光的人才,十分符合康林松的用人标准。 约尔格·布策尔(Jörg Burzer,55 岁):现任生产主管,推进了梅赛德斯全球工厂的数字化。 约尔格·巴特尔斯(Jörg Bartels):现任北京奔驰 CEO,拥有丰富的中国经验。 马格努斯·厄斯特贝里(Magnus Östberg,48 岁):负责 MB.OS 操作系统,被认为有“黑马”机会,他和康林松一样是瑞典人,未来软件业务的重要性预计将大幅提升。 康林松近期已在多个人事岗位上进行了年轻化调整。例如,前厢式车业务主管马蒂亚斯·盖森(47 岁)被任命为销售主管,接替转任人力资源的布丽塔·泽格(55 岁)。 此外,诚信事务主管雷娜塔·容格·布吕格尔(Renata Jungo Brüngger,64 岁)将于今年 10 月因个人原因离职,其职位由来自大陆集团、此前长期效力奔驰的奥拉夫·施克(Olaf Schick,53 岁)接任。这样一来,56 岁的康林松已经成为八人董事会中仅次于财务总监哈拉尔德·威廉(57 岁)的“二号元老”。 薛夫铭:梅赛德斯近年的核心人物 薛夫铭是梅赛德斯近年来的关键人物之一。1990 年,他通过国际人才培养项目加入当时的戴姆勒集团。此后: 曾在开罗建立 CKD 工厂; 担任美国塔斯卡卢萨工厂负责人; 2015 年出任生产主管; 2019 年起任研发负责人,随后担任首席技术官(CTO)。 在任内,他主导了为 S 级和 EQS 打造的 Factory 56 数字化工厂,并推动 Drive Pilot 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的 L3 级自动驾驶系统。他长期被视为公司内仅次于康林松的“二号人物”,外界曾猜测他有意竞逐 CEO 职位,因此与康林松关系并非毫无摩擦。 关键成果与遗产 软件战略:薛夫铭坚持自研方案,确立了 Sindelfingen 软件中心,聚集约 3000 名员工,保持对数据和相关商业模式的自主权。 新平台与车型:他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CLA 已成为首款基于紧凑型 MMA 平台的量产车型,并首次搭载 MB.OS 操作系统。 电动化布局:在慕尼黑 IAA 上推出了基于 MB.EA 平台的纯电 GLC。未来还将陆续推出 CLA Shooting Brake、GLA、GLB(含燃油版)、纯电 C 级与 E 级等。 高端车型更新:销量承压的 S 级和 EQS 明年将迎来大改款。 薛夫铭推动的这波产品攻势,有望在多年停滞后带来销量增长。但这一切能否实现,已不再由他掌控。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首评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 type!=10 ? '前排沙发空着~' : '暂无相关评论' }}

{{type!=10 ? '还没有人评论哦,快抢沙发吧!' :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内容{{ eyes_only ? '公开' : '仅自己' }}可见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feature?'撤销':'进'}}精选库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