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站推荐
- 全站置顶
- 撤销首页推荐
- 社区推荐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设为精华
- 热门推荐
- 撤销审核
- 进小黑屋
- 生成议题
先前我们在新出行已经发过蔚来全新 ES8 的详细深度评测文章了,可以说全新 ES8 的综合产品力非常能打。但在上一份评测里,似乎对全新 ES8 车机的评测还不够详尽。

那么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再启用 XCX-GAMP 测试标准,结合全新优化的一套测试逻辑,深度感受评测一下蔚来当前的旗舰级 SUV 的智能车机体验如何。

*为方便表述,下文将简称全新(第三代)ES8 为 ES8。测试版本:cedar 雪松 1.3.0CN
1-测试背景回顾
我们这次依然以 GAMP 为测试主标准,关于 GAMP 测试标准的详细内容,可以回顾《新出行 GAMP 3.0 上线|我们是如何评测一款座舱系统的?》一文。
精简来说,我们将从视觉交互、交互逻辑性、语音、应用、以及越来越来越被关注的手车互联五个板块评测一台车的车机,每个部分的最后我们都会以 G(优秀)、A(良好)、M(一般)、P(较差)来给车机的表现打分。屏幕形态、车机芯片也包含在内,毕竟这是一台车车机交互具体形式如何、是否有流畅保证的大前提。
2-屏幕形态、车机芯片
在屏幕形态上,全新 ES8 对于二代 ES8 来说绝对称得上是大焕新,用上了最新的一套带大 R 角的横屏,这给全新 ES8 的交互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ES8 的中控屏幕尺寸为 15.6 英寸,显示基材为 AMOLED。值得一提的是,ES8 还搭载了 21.4 英寸的车规级 mini-LED 后舱娱乐屏以及 8 英寸的 OLED 后排控制屏。在形态上,ES8 的座舱形态可以称得上是主流易用的方案。
座舱由当下的车规旗舰芯片高通骁龙 8295P 驱动,具体的流畅感和体验感如何,我们在下面的部分就详细展开。
屏幕形态、车机芯片评级:G
在屏幕形态、车机芯片这一部分,ES8 的屏幕形态相比上代 NT2.0 变得更加主流且合理易用,车机芯片也是旗舰级,并且这次加上了大型 SUV 刚需的后舱娱乐屏、在此基础上控制屏也没落下。综合全新 ES8 的定位,评级为 G。下面的评测,我们将聚焦在中控主屏幕上。

3-视觉交互
视觉交互部分,我们这次将分为基本布局、桌面形态、设计美学、流畅度几个细分测试项。
3.1-基本布局/桌面形态
基本布局上,ES8 切为横屏后重构了整套座舱交互。初次上车的用户映入眼帘的是地图桌面。横屏布局后地图显示很直观,并且支持全屏/半屏两种状态,半屏状态下默认常驻的是行车 SR 和下方音乐卡片,若用户切换为其他应用,也会在屏幕左侧显示,右半部分留给地图。

除了地图桌面外,ES8 还新增了「意境桌面」。意境桌面包含多种主题,其中包括 3D 车模主题以及 AI 壁纸主题。3D 车模主题下可以自由拖动车辆模型(不可进行车控),AI 壁纸主题下则支持切换一些 AI 生成的壁纸,不支持上传自定义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同的桌面切换的时候,工程师也细心地设计了交互动效,并且在一些小的点击动作上,部分应用图标也会有动效变换,蔚来真的是很细节狂魔。
视频上传成功
不论是在「地图桌面」还是在「意境桌面」模式下,多媒体卡片和底部 DOCK 栏都是常驻的,在意境桌面下会更沉浸。现在各家都摈弃掉实体按键了,DOCK 栏其实就替代了实体按键的地位。

流畅度上,得益于 8295P 的加持和工程团队的优化,ES8 的车机在冷启动之后基本没有肉眼能感知到的卡顿,通过一个快速点击的视频体验,大家就能够感受出来了。
视频上传成功
3.2-设计美学/统一性
在设计美学和审美这块,蔚来一直是新能源车企乃至所有车企中的第一梯队。因此在切换横屏之后,蔚来也重构了很多 UI 设计,图标采用了润圆角矩形,风格为扁平兼顾轻拟物风,看起来灵动精致。

但即使加了很多设计元素和内容,设计团队也依然让整个视觉风格以及 UI、字体、色彩保持了一致性。在 ES8 的整套车机系统自带应用里,几乎找不到割裂和不协调的设计。
视觉交互总评:G
视觉交互部分总结下来,ES8 的车机视觉交互依然保持了蔚来审美的高水准,并且切换横屏之后确实有着不少清爽的视觉焕新,坐进 ES8 ,你的第一直觉上就会有亲切感,易上手性很强、流畅度高。因此,视觉交互部分 ES8 得分为 G,以下为总结表格。

4-交互逻辑性
基础视觉交互是用户接触到一台车之后的第一感官,而交互逻辑是否易用、合理、便捷则是能进一步看出一台车车机是否人性化的部分。
4.1-操作逻辑
操作逻辑的评测上,这次我们量化了是否支持侧滑返回、 是否支持分屏、 分屏比例是否支持调节、 设置分级是否合理清晰 、 设置分级具体子菜单几个项目。
首先是返回方式上,在 ES8 的 15.6 横置大屏上,工程师却没有为其设计侧滑返回。当下车机其实和智能手机的交互逻辑以及方式很像,甚至可以说车机其实就是一个大的 PAD。
在手机上,我们习惯性地会在屏幕边缘滑动返回上一级,一些车机也会提供类似的交互逻辑。可惜的是,这次 ES8 更新为横屏之后,没有设计侧滑返回交互,点击进入应用后返回的交互方式是点击左下角的「小房子」或是拖动应用上方下拉返回。
视频上传成功
分屏测试主要是评测车机是否能够同事容纳用户的一屏多任务需求,如在导航的同时显示音乐/SR 界面等等。这一点上,ES8 车机的默认应用打开方式就是分屏,在地图桌面状态下右侧会保留有一半的面积给导航应用,用户也可以自由将分屏比例的应用切换回全屏显示。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应用都会默认以分屏比例展开,像爱奇艺、哔哩哔哩以及游戏中心这些应用打开是默认全屏的。
比较可惜的是,车机的屏幕仅支持固定比例,且不支持调用两个应用自由分屏。在地图桌面下,分屏右侧可控的只有 SR 显示/导航,意境桌面下,调用起分屏比例的应用后右侧就有些闲置了。
视频上传成功
个人认为切换为横屏之后,如果能提供更丰富的分屏应用会让屏幕利用率更高,期待后续蔚来的车机工程师持续带来 OTA。
设计分级方面,ES8 车机值得夸奖。在下方的 DOCK 栏处常驻了一个车辆的小图标,点击之后就能进入到几乎所有关于车的车控。

数了数,从顶部到底部一共 13 个总菜单,在这里你基本能够找到 ES8 的所有基础车控,并且右侧的子菜单界面只有至多两级,不会再跳转到更深的界面。对比一些将车控藏的很深、甚至车辆能量管理、车控和设置单独分开的做法来说,蔚来这种统一的设计值得好评。
视频上传成功
4.2-可自定义性
刚刚说到,现在的车机就像一台大的 PAD,所以每个人的 PAD 也应该是千人千面的,因此我们也对车机的可自定义性进行评测。

在主界面,ES8 的底部 DOCK 栏支持四个空位自定义,支持切换成各项智能车控功能。个人认为这个位置如果再允许钉一些常用的 APP 表现会更好。

顶部下拉控制中心的自定义性相比 DOCK 栏强上不少,支持用户替换不同的功能和控件卡,有点手机上自定义控制中心的感觉。
视频上传成功
除了桌面自定义之外,我们的项目里还会评测车机桌面是否支持定制、能否自定义壁纸等。这部分在上面桌面布局的部分已有提到,ES8 的车机提供了多种桌面,画布桌面下也能支持一些 AI 壁纸。虽然目前暂时不支持自定义壁纸,但是蔚来审美预设的桌面和壁纸都挺赏心悦目的。
交互逻辑性总评:G
交互逻辑性部分总结,ES8 的车机在设置分级菜单的处理上值得好评,应用默认分屏比例显示可以让用户更聚焦,但是后续值得在屏幕利用面积、返回交互方式上再优化。桌面自定义性上整体表现优秀,综合评级为 G。

5-语音/AI 能力
汽车逐渐智能化+抛弃实体按键之后,用户上车面对一块屏幕,总会「手」足无措。这个时候,语音助手和当下大热的 AI 能力辅助就显得尤为重要。
5.1-基础能力
基础能力上,现在上车单条执行指令已经不叫事了,基本上是“是车就行”。因此,我们重点测试了一下 ES8 的连续对话指令支持、可见即可说支持范围以及指令执行速度。
视频上传成功
在连续指令上,我们这次选取了 7 条连续指令进行测试执行,实测下来智能助手 NOMI 都能完美逐步执行,并且做到执行后“句句有回应”。基本上 5-7 条连续指令已经是正常用户日用的极限了,再多计算是车机能执行,嘴也先秃噜了。
甚至如果你在指令里包含了导航的话,NOMI 会将所有指令执行情况播报完毕后,反过来问你导航路径,很有拟人感。
指令执行速度方面,网络状态正常的前提下,车机的单条语音指令下达后,NOMI 基本都会在两秒内执行,优秀水准。
视频上传成功
可见即可说范围上,NOMI 的语音可见即可说基本覆盖了所有带文字的车控设置和第三方应用,虽然这次在测试的时候出现了连续跳转应用可见即可说丢失的小概率事件,但是瑕不掩瑜,语音基础能力部分 ES8 的车机是可圈可点的。
5.2-拓展能力
现在 AI 和大模型很火,ES8 车机上也融合了最新的 NOMI GPT,可以实现更智能的交互和 AI 大模型能力。
既如此,我们尝试了让 ES8 推荐一条出省的二天旅游路径,NOMI GPT 的响应速度很迅速,很快就为我们推荐了一份简洁的目的地计划书。
视频上传成功
但在我们进一步升级难度,让 NOMI 推荐路线的同时查询剩余电量是否足够到达,规划沿途补能路径时,NOMI 的回答就变得有些“模棱两可”,看来当前版本的 NOMI GPT 和车控、导航应用之间的融合还不够完善,期待后续优化得更智能。
视频上传成功
当下调用车机点外卖的功能非常热门,也能算得上是车机 AI/语音功能的重要拓展能力。毕竟可惜的是,当下 ES8 的车机还未支持该功能,期待后续更新。相比基础能力,在拓展能力部分我认为 NOMI 的表现差强人意。
视频上传成功
5.3-模糊指令
除了语音拓展能力之外,模糊指令也是一个较为关键的评测项,毕竟对于比较少用语音的用户来说,有时没法一步就下达精准指令,这个时候就很考验车机智能助手的理解能力,这一部分我分成了「情绪价值」部分和「刚需部分」测试。
视频上传成功
在偏情绪价值和需要深度理解的部分,我询问 NOMI“有点无聊”和“不太舒服”,NOMI 此时会通过调用 GPT 回复用户,但是不会具体执行操作,而是以引导式来让用户自主再发出下一条指令。
偏向具体指引的部分,NOMI 则比较快能理解且快速执行,如“我有点闷”NOMI 便迅速开窗通风,“车辆运动一点”即刻切换为运动模式。
语音/AI 能力总评:A
语音/AI 能力部分总结,NOMI 的基础能力表现优秀,GPT 响应也很迅速,但在车控/应用与大模型的融合能力上还可以继续打磨,模糊指令的一些理解能力上也能够进化地更好,综合评级为 A。

6-应用
讲了那么多的基础车控、车辆设置和语音能力,再让我们看看 ES8 在第三方应用的适配、数量以及拓展方面表现如何。
6.1-应用市场
相比一些给什么用什么的车,ES8 车机还是贴心地提供了应用市场,并且按照应用功能划分了详细的分类,提供的应用也足够丰富,非常给用户好感。

6.2-拓展
如果应用市场的种种应用还不能满足用户需求,蔚来也提供了车载浏览器供用户拓展更多,这一功能在当下也是比较少有的。

当你想在 ES8 上畅玩一会游戏时,车机游戏中心应用中也提供了有线投屏入口,支持用户通过 DP 线连接 Switch,在车机上投屏畅玩游戏。

6.3-音乐/视频/娱乐应用
音乐方面,ES8 除了常规的网易云、QQ 音乐之外,还支持到了总共高达 7 种音乐软件供用户选择,可以说基本涵盖所有用户的品味了。

视频应用上,ES8 车机适配了腾讯视频、哔哩哔哩、车鱼视听(抖音)等五大视频应用,并且中控屏最高支持 4K 分辨率播放,后排屏最高支持 1080P 播放,切换为横屏之后,这次观影感受追上了主流优秀水准。


娱乐应用也没落下,ES8 车机提供了「游戏中心」应用,内置了多款类型不同的游戏可供下载游玩,还会提示类型和对局大概消耗时间,对用户补能时打发时间很友好。

值得一提的是,ES8 的车机内存高达近 400 个 GB,可以容纳海量的游戏和视频、音乐。在补能和车里小憩的时候,ES8 可以变成一个不错的专属第三空间。
6.4-导航
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导航往往是用的最多的车机应用,因此我们这次把导航单独拎出来作为一个评测项目。
ES8 的导航采用了高德的方案,在地图桌面提供全屏、半屏+SR 两种显示模式。在图层模式上,车机导航可以展示补能、路况、事件以及收藏点,实用性很强的红绿灯读秒功能也同样具备。


而在导航自定义上,导航显示模式、路线偏好、行程推荐、语音播报均支持自定义,用户可以把导航调试到日常通勤最直观舒适的状态,并且支持手机导航无缝流转,自定义姓何便捷性很到位。


执行步骤上,在 ES8 车机上语音发起导航需要确认目的地、选择路线两步,逻辑性很清晰,用户对于导航全流程的感知都更直观。
视频上传成功
应用总评:G
应用部分总结。ES8 车机提供了丰富的第三方应用以及拓展,覆盖了影音、娱乐、资讯多个功能板块,并且应用市场分类很清晰;导航应用很直观易用,且不论是导航还是第三方应用的适配、流畅度上都是优秀水准,综合评级为 G。

7-手车互联
对于很多不习惯自带车机的用户来说,手车互联生态是他们的「舒适圈」,因此我们这次也将手车互联能力纳入了评测项目。
ES8 车机也是支持到了手车互联的,不过..生态上会比较封闭。ES8 乃至蔚来现有全系当前仅支持 NIO Phone 互联,CarPlay、Huawei Hicar、ICCOA Carlink 均未开放。


假如你买了一台 NIO Phone,那么你是能够做到带着手机之后无感上车、闭锁,导航无缝自动流转等等功能的,一些应用如微信、文件等也确实是能够在车机上接续投屏使用。
不过当前蔚来手机线整条产品线都不明朗,很难保证后续是否会有新品,且用户使用 NIO Phone 的互联成本比使用主流手机的互联成本高很多,因此即便 ES8 车机支持自家的互联功能,但我认为当下主流互联功能仍有所缺失,只能给到 M 的评级,期待后续蔚来能够开放接入主流手车互联生态。

总结
总的来说,全新 ES8 的车机在切换为横屏设计之后,确实带来了很多功能创新和交互提升,整套车机的基础使用体验式很不错的,第三方应用的适配也足够全面丰富,但在一些小的交互和设计细节上还有继续优化的空间,语音能力、手车互联生态也可以变得更优秀。但整体来说,这套车机是配得上全新 ES8 的产品定位以及整体调性的。
以上就是本期 XCX TEST 智能车机实测的全部内容了,后续我们也会持续更新和优化测试细分项,为各位带来详细的各类车型智能车机体验测评,我们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