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站推荐
- 全站置顶
- 首页推荐
- 社区推荐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设为精华
- 热门推荐
- 撤销审核
- 进小黑屋
- 生成议题
第一次发长文,没什么章法,想到哪儿写到哪儿:
1、关于购车:628当天39秒锁的单,APP卡了10几秒bug,一切总归是顺利。本来想选青色,媳妇儿和女儿一心要粉色,最终家庭底位决定了开上了猛男粉(一个月后看到实车展车才抚平了猛男的心伤,这个粉真是斩男又斩女)。不过几天后就逐渐不嘻嘻了,因为我选配了两个天坑(光环轮毂+冰箱),这对于自认为做了半年功课的我带来了极大打击,好几天都寝食难安。具体选购思路不想赘述,失误就是失误没啥好分享的,如果再让我选一次,我会选除光环外的任意一款轮毂+音箱。总结整个购车体验只能说一般,这是太火爆的车带来的弊端,买车还是先实地静动态仔细体验一下更好。
2、关于提车:9. 4号上午通知下线,下周提车,下午又通知本周日9. 8号即可提车,但正值四川交管系统升级,周日打不了临牌周一才能把车开走,此时APP预估提车时间还停留在3-8周,所以是提前了3周左右提车。我原本交付中心是在重庆,但7月份得知重庆置换补贴已经没了(8月又重新发放了),于是8月初申请改到了成都,改的时候重庆的交付先是拒绝,但我拿出其他改交付成功的案例后对方也只好同意,只留下改交付会影响提车、改交付不一定领得到补贴等云云……事实证明,啥事儿没有。周六提前付完尾款,出了票,申请了成都市的3k市补,周日便到交付中心验完车、办完保险等除了打临牌以外的一切手续,总过程半小时。周一打了临牌就把车开去交管所办车辆登记证了,办好证又立马提交了国补1W5的申请,周二贴车衣,9.周三(9. 10日)铁牌到手,提交成都市补的复审资料,宣告整个提车过程完结。主打一个效率
整个过程对小米交付都很满意,唯一想吐槽的是交付中心可供体验的配件太少,想顺手买几个配件都不成。
3、关于用车:摸了5天新车了,先说优点,首先就是颜值,看过的交流过的都赞不绝口(逐渐和光环轮毂和解中……),其次是天际屏,开保时捷、玛莎的朋友都流下了羡慕的口水~再然后是动力和底盘,每转一个弯每过一个坑都能带来极大的愉悦感~从原来的小轩逸换到大yu7可想而知鸟枪换炮的情绪价值有多么的剧烈,哈哈😃
4、吐槽几点:首先是532尺寸的车的体量还是巨大的,还在战战兢兢的适应中……其次是后排体验,没有座椅通风降低了一点点满意度,腿部空间两个10岁左右的女娃坐尚可(她们对后排座椅135°的后仰很是喜欢),但后排可用的储物空间是少得可怜(后排那个抽屉不大,放不了啥),后期只得靠万能的淘宝了(目前加装了一个椅背防踢垫提供了两个地图袋,勉强能应付一下后排储物)
5、最后想聊聊这车的目标人群,刚好昨天杰兰路出品了yu7的用户调研,我简单看了一下,什么平均年龄27. 7,单身青年,年入30W等字眼我是一个不沾给yu7车主拖后腿了~虽然我是今年40岁拥有俩娃的中老登,但我买这车并非头脑发热的粉丝行为(尽管我是10多年的老米粉),买之前的决赛圈另一位是理想i6,准备谁先发买谁,无奈理想今天感觉产品规划都比较怂,不打算搞爆品的一副佛系姿态。(临yu7发布前了解到了i6的尺寸参数,并非比yu7有巨大的空间优势更坚定了我选yu7的结论)然后我们夫妻俩独立带俩娃,日常出行就4人,后排空间对俩女娃来说绰绰有余,前后备箱空间相对于我那小轩逸来说也是提升巨大(我小轩逸能塞满行李长途旅行或户外露营yu7肯定也能),辅助驾驶我其实也很看中,关注了几年这方面行业的发展,虽然说现阶段小米被全网吐槽,4月还出了事故,但我坚信一个有钱、有人才、有数据、有创始人在一线的团队无论如何不可能把这事儿办砸,追上第一梯队只是时间问题。所以这就是我这个俩娃家庭看中智驾的中老登最终选择了yu7的看起来不可思议其实很理智的心路历程。对,理智~可能是我和杰兰路报告中唯一相符的客群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