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原创文章
管理
沃尔沃 XC70:依旧北欧味 用 「安全牌」和「全能混动」 撕开豪华超混市场缺口
新出行原创 · 文章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稳步每月突破 50% 的国内市场,插电混动车型正以 “可油可电” 的全能属性成为新的增长。​

2024 年插混市场渗透率飙升至 28%,以比亚迪为主的自主品牌凭借高性价比、更高配置等优势攻下燃油阵地,占据半壁江山;传统豪华品牌则以传统架构+带电强攻高端市场。似乎新能源市场缺少了既带豪华基因背书,同时又在技术革新的新品。​

如今,沃尔沃携最新混动技术、智能化技术和安全科技的集大成者——全新 XC70 入局。近期,我们与沃尔沃官方有了一次关于 XC70 和新技术的沟通探讨。​​

以下,让我们来聊聊「沃尔沃式的创新与坚守」。​

​把安全刻进混动架构的 DNA 里​

沃尔沃的安全信仰和创新在 XC70 上有了具象化的展现。​

​面对混动产品,过往多数品牌选择电机简单“粗暴”地连接到传统动力系统,也就是较为传统的 P1+P2 结构。​

​而沃尔沃工程师团队却另辟蹊径,采用P1+P2+P4 三电机协同架构,这种技术路线从研发之初就将安全作为核心考量。三台电机与变速箱创新采用同轴式一体化布局,通过精密的齿轮组优化和超薄电机设计,使整个动力总成径向尺寸缩减达 23%,相当于为驾乘舱额外释放出一个标准车载急救箱大小的溃缩空间。​

​这种 "以退为进" 的设计哲学,不仅体现在物理空间优化上。当碰撞发生时,集成式电驱系统能够在 10 毫秒内完成动力切断,并通过预设的溃缩导向槽引导电机组件向下偏移,避免侵入驾驶舱。​

​同时,高压电池包采用航空级蜂窝铝框架与主动泄压阀设计,配合三电机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在极端情况下可实现 0.3 秒内单侧车轮动力独立切断,有效规避二次碰撞风险。从结构设计到主动防护,XC70 通过系统性安全创新,在电气化时代重新定义了豪华车的安全护城河。在此基础上,XC70 依然搭载了沃尔沃备受好评的多项主被动安全系统,从全方位保护用户的每一次出行。​

​更具争议的是沃尔沃对速度的独特态度。尽管 XC70 理论上最高时速能够飙到 240km/h,但所有车型都被主动限制在 180km/h。在当下马力竞赛愈发激烈的背景下,这种选择看似违背商业逻辑,实则精准地击中了豪华用户对于 “可控力量” 的深层需求。毕竟,能够驾驭速度远不如能够掌控速度更能彰显底气。​

​除了用户能够感知到的安全之外。在产品开发验证的时候,沃尔沃也将对安全和稳定性的严苛要求推向了极致,以确保用户在提车到用车的全生命周期是作为真正的「用户」,而非帮助车企测试的小白鼠。​

​全新 XC70 历经了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冬测与夏测。在 - 30℃的呼伦贝尔雪原,研发团队构建了总长 120 公里的专业测试赛道,涵盖镜面冰面、积雪坡道、冻雨混合路段等 12 种极端路况。​

​在吐鲁番火焰山 50℃高温炙烤下,XC70 连续 72 小时不间断进行 150km/h 高速环道测试。其混动系统采用的液冷电池包,通过主动式冷却管路与双循环热泵系统,将电芯温度始终压制在 38℃安全阈值内;智能空调系统在烈日直射下车内升温至 65℃的极端工况下,仅需 12 分钟即可将座舱温度降至 22℃±1℃。​

​更值得关注的是,车辆搭载的碳化硅电控模块经受住了 45 天盐雾测试与 1000 小时高温高湿循环,其防护等级达到 IP6K9K 标准,彻底消除用户对极端气候下电子元件失效的担忧。这些测试数据不仅验证了 XC70 的全气候适应性,更构建起从硬件防护到智能调控的三维安全体系。​

​混动车主的痛点清单上,电感迟滞、续航缩水、馈电顿挫等问题长期名列前茅。XC70 给出的解决方案是 “四擎四驱 + 七模全能” 的强大组合拳:1.5T 发动机与三台电机通过 3DHT 变速箱协同工作,既能实现 5 秒级破百的出色性能,又能在串联、并联等七种工作模式之间智能切换。​

​在实际体验中,这套系统的 “智能切换” 特质展露无遗:在城市通勤时,它会自动以电驱为主,即便是在馈电状态下,两驱版车型的油耗仍能控制在 5.85L/100km。而在长途奔袭时,1200 公里的综合续航足以轻松应对北京到上海的往返行程。这种 “全程无焦虑” 的出色表现,恰好精准切中了豪华用户对于混动车型 “既要又要” 的核心诉求。​

超级混动创新、北欧精神传承

聊回混动架构。​

全新 XC70 基于沃尔沃全新 SMA 超混架构打造,其中插混系统采用 P1+P2+P4 的电机构型。​

这里再来解析一下三台电机各自「司」的职。​

P1 电机协助发动机启动和发电,在车辆起步和低速行驶时,能更平稳地输出动力,减少因动力波动带来的安全隐患;P2 电机介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能够灵活调节发动机与电机的动力分配,使车辆在各种工况下都能保持稳定的动力输出,提升行驶的安全性;P4 电机布局在车辆后部,实现电动四驱功能,在湿滑、泥泞等复杂路况下,能有效提升车辆的抓地力和操控性,降低打滑、侧翻等风险。​​

同时,1.5T 高效涡轮增压发动机与前后轴三电机、3DHT 混动变速箱构成的 "四驱四擎" 系统,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协同性。通过智能能量管理算法,该系统可实现纯电驱动、纯燃油驱动、串联增程、并联驱动、发动机直驱、制动能量回收、智能保电等七种工作模式的无缝切换。​

​在城市通勤场景下,纯电模式能有效降低能耗与噪音;高速长途行驶时,发动机直驱模式可发挥燃油经济性优势;复杂路况下,四驱协同模式则能提供稳定的动力输出,充分满足用户日常出行、长途旅行、越野探险等多样化场景需求。​

​从混动构型的创新到主/被动安全的传承,都能够看出沃尔沃作为一个豪华品牌对于安全的“偏执”。正是这份“偏执”,才让沃尔沃即使在当下内卷的新能源市场也能独树一帜。​

不过,沃尔沃的字典里也不尽全是安全。除了安全以外,当下新能源市场消费者所需求的,沃尔沃也在尽力做得更好。​

聊回外观。沃尔沃全新 XC70 延续了北欧理性简约的设计基调,摒弃了繁复的装饰,用纯粹的线条勾勒出优雅流畅的车身造型。其设计灵感根植于北欧的环境与生活方式,将北欧广袤的森林、静谧的湖泊、璀璨的极光和纯净的冰雪等自然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

标志性的分体式雷神之锤大灯,在 XC70 上锤形光刃被凝练成矩阵式 LED 灯带,不仅寓意着力量、勇气和安全,更为夜间行驶提供卓越照明。邦德曲线的传承,为整车营造出低调而理性的气质,同时优化了后排头部空间与侧面气流。​​

封闭式盾形前脸集成一体化设计,降低风阻的同时传递出电气化的科技冷静感。维京战斧尾灯以更为理性现代的线条勾勒,超红光 LED 光源极具视觉冲击力。​

​此外,前脸底部的北欧驯鹿下围,造型独特且兼具功能性,主动式进气格栅可根据发动机温度自动调节开合角度。冰川棱线用平直纯粹的线条勾勒出优雅流畅的腰部轮廓,强化了车身雕塑感并降低风阻系数。整车多处采用极简元素,如无框车门、隐藏式门把手、极简 logo 区等,达成了功能与美学、理性与诗意的融合。​

​而在智能化方面,通过引入中央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SMA 超级混动架构下的 XC70 整车算力相比 SPA 平台提升 5 倍,支持 OTA 升级与 L4 级智驾硬件预埋。​

这使得 XC70 拥有目前最智能的沃尔沃车机,可实现大模型语音交互,带来更为智能和便捷的交互体验。无论是导航、多媒体娱乐,还是车辆设置等功能,都能通过简洁直观的操作界面轻松实现。

并且,全新的车机系统在美学、直觉性交互以及智能交互上都有了全面的焕新,不论是沃尔沃的增/换购车主还是首购用户都能更轻松舒适地上手这套极简科技味的车机,更快融入「北欧式座舱」。​

在 30-50 万的豪华插混市场,性能参数早已成为各品牌的标配。沃尔沃 XC70 的突围点,在于将安全从传统的被动防护全面升级为系统能力,同时传承品牌多年来设计美学、北欧风情的独特格调与基因。​

​随着即将到来的预售开启,XC70 将直接与同级豪华品牌混动竞品以及自主品牌高端车型竞争。这场较量的关键,或许并不在于参数表上的数字比拼,而在于能否让消费者真正相信:在电动化时代,真正的豪华,始于对生命的敬畏,忠于对全面智能、舒适出行的诠释。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内容{{ eyes_only ? '公开' : '仅自己' }}可见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feature?'撤销':'进'}}精选库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首评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 type!=10 ? '前排沙发空着~' : '暂无相关评论' }}

{{type!=10 ? '还没有人评论哦,快抢沙发吧!' :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