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站推荐
- 全站置顶
- 撤销首页推荐
- 社区推荐
- 取消置顶
- 设为精华
- 热门推荐
- 撤销审核
- 进小黑屋
- 生成议题
在前段时间,我们给大家带来了领克 10EM-P 这款车型的静态视频;在我的理解来看,它是领克基于当下市场有了更深刻认知后的产物,既熟悉、又成熟。
而这次的实拍,我们将走进领克 10EM-P 这款车最耐人寻味的地方,就是它的动态驾驶感受,看看一向以驾控调教基准的领克这次没有带来更多出色的表现。
目录:
- 快速读懂领克 10EM-P
- 领克 10EM-P 动态体验
- 领克 10EM-P 辅助驾驶体验
- 领克 10EM-P 全新座舱体验
- 领克 10EM-P 外观回顾
- 领克 10EM-P 内饰回顾
- 领克 10EM-P 空间详解
一、快速读懂领克 10EM-P
按照惯例,我们还是先来简单了解一下领克 10 EM-P 的各种定位参数以及它的设计初衷和基本理念,以便深入读懂领克 10EM-P。
1、定位、价格
领克 10EM-P 定位为领克旗下首款中大型豪华插混轿车;市场上,竞争对手主要有比亚迪汉 DM、以及市场上一些主流的燃油车型,例如帕萨塔、凯美瑞。
售价方面,该车将会在 8 月 11 开启预售,9 月正式上市,此前官方也有过公告,新车定位 20 万级别。按照领克今年的市场表现来看,惊喜肯定会有,值得期待。
2、底盘架构
该车除了造型和 Z10 相似之外,整车的底盘架构动力完全不一样;可以说是另外一款全新车型,底盘方面,新车采用了 CMA3.0 的平台打造。

对个人来说我觉得他更倾向于 CMA-Evo (领克 08 那套的再升级)原生新能源架构的再升级这个说法。
新车搭载的是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架,并且也配备 FSD 可变阻尼悬架技术;要知道,领克 10EM-P 这款车型其实更多主打的属性是操控。
3、动力续航
动力方面,此前官方有个简单的预告,新车最大总功率 390kW,最大扭矩 755N·m,0-100km/h 加速时间最快 5.1s。

此外,新车全系标配四驱,键盘值拉满,全系采用了 EM-P 智能电混。发动机方面采用的是 47.26% 超高热效率的1.5TEvo 全新电混专用引擎+DHT Evo 混动电驱。
这里要和大家介绍一下这个 DHT Evo 混动电驱,它是由 P1 电机+P3 电机+3 挡变速箱组成,与后桥 P4 电机协同工作,其中 P4 电机的功率是 90kW,P3 电机 180kW。
在这里和大家多说一点,领克 10EM-P 的 P4 电机是异步电机,官方的考虑是这个电机是可以完全解耦的,并且胜在响应速度非常快,除了成本问题,这个电机的能耗也会相对比较低

回顾混动电驱系统,领克除了 3DHT Evo 这套混动电驱之外还有一套 3DHT Pro,而 3DHT Pro 正是领克 900 上搭载的那套。
发动机方面,领克 10EM-P 搭载的是“全新万金油” 1.5T 的电混专用发动机(120kW),代号“ BHE15-CFZ ”,这款发动机与现款的星耀 8EM-P 上的是同款;后续的吉利银河 M9 同样也会采用这款发动机。

电池方面,领克 10EM-P 搭载两种容量的磷酸铁锂电池,其中,18.4kWh 磷酸铁锂电池来自宁德时代,CLTC 工况纯电续航里程 120km。
另一款是 38.2kWh 的磷酸铁锂电池,来自衢州极电的金砖电池,也就是前段时间正式发布的“金砖插混专用电池” CLTC 工况纯电续航里程 240km。

值得留意的是这款电池主打的是一个超长寿命、超倍率(SOC<20% 仍能满足整车全功率放电)、超快充(SOC 30-80% 充电时间最快 15min)、超安全四大属性。
4、辅助驾驶系统
说到辅助驾驶, 这次领克就已经官宣过, 10EM-P 将会全系搭载激光雷达,我个人估计会根据版本不同匹配千里浩瀚 H5 以及 H7 两套方案。

而在这次的实拍我们了解到其中 H7 的方案将会搭载 Thor 的芯片。千里浩瀚 H7 具备端到端 Plus 技术架构, 一段式端到端+MLM 多模态大语言模型+数字先觉网络+安全底线模型。
后续可以实现 D2D 车位到车位领航、FTP 指尖泊车、连续自动避让 G-AES 等高阶功能。
5、车机系统
车机方面,领克 10EM-P 将会是首款搭载 FlymeAuto2.0 车机系统的的车型,硬件方面则是搭载高通骁龙 8295 芯片。

要知道 FlymeAuto 是打开整个吉利在人机交互方面的重要一环;通过美学、简易、无缝互联等功能;目前已经应用在了吉利旗下多款车型上,从主流品牌都旗舰高端车型。
2. 0 通过全新的设计优化会拥有更强的 AI 底座,在智能座舱、人机交互、生态扩展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下面我将单独再和大家细聊。
二、 领克 10EM-P 动态体验
要知道领克品牌对于驾控方面的要求从来都是不将就,在领克 10EM-P 上也正是如此。
虽然领克 10EM-P 和 Z10 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我相信依然还是有很多小伙伴会好奇他们之间的动态差异究竟有哪些;而当我把 10EM-P 开起来的那一瞬间,我能明显感到的是 10EM-P 会显得轻便很多。

其中包括转向以及加速踏板的灵敏度,都给你营造出一种即时的随意的轻便感。我觉得这与 Z10 那种扎实的体感区别还是非常大的,有人会喜欢,但有的人确实就是追求一种轻快。
底盘方面,这次的试驾我们基本是围绕着深圳的留仙大道行驶,这是我们经常上下班走的路,路面有时平整,但一些路段还会有起伏。

10EM-P 底盘在这些城市道路上表现个人感觉整体偏硬,对于细碎的颠簸,不是一味的过滤,其实是保留了一些震感传递到座舱的;但车身余震却是控制得很好。
这点调教上我觉得和此前吉利银河星耀 8 的对比有点类似,看来他们的 CDC 阻尼调教理念是差不多的,但 10EM-P 似乎要更干净一些。

在转大曲率弯道的时候,10EM-P 的支撑性完全没有问题,轻便而较有刚性的悬挂在这时优势就非常明显了;但是速度快的时候轮胎的极限似乎很容够得到。

说到速度,紧接着和大家聊聊 10EM-P 这款车的动力;在试驾的我们车子电量在 50% 左右,我发现大家最关心的是这款车型的后面 90kW 电机表现究竟怎么样,因为大伙觉得功率偏小了。
先说优点,我觉得后桥这个异步 P4 电机最大的优势就是切入时间非常快非常灵敏,当你需要急加速的时候,整车的动力一瞬间输入,你完全不会感觉到延迟和滞后感。

因为这款车在日常正常驾驶的时候基本是通过 P3 电机驱动来实现经济性的,P4 电机是处于“待命状态”因此我上面说的这个切入没有滞后性的体感非常重要。
这种灵敏的响应速度和灵动的车身姿态基本能应对城区大部分的驾驶场景和需求。
缺点方面,最明显的感觉则是表现为后劲不足,在测试 0-100km/h 的提速时,最快加速度表现在 80km/h 之前,而后面的那一段则是明显感到落差感。

这也是 10EM-P 百公里加速时间偏慢的主要原因了。
当然,我们在快速路上也简单试驾了它在高速下的再加速能力,发动机全功率介入后还是能以应对超车等场景的,怕动力不足还是有点多余了。
NVH 方面,对比 Z10 领克 10EM-P 前排加入了双层的夹胶玻璃设计,前排对于风噪的抑制有了很大的提升,这点感受还是挺明显的,我在听音乐的时候沉浸感好很多。

另外也带有发动机主动降噪功能,再加上一些隔音材料,整个机舱的噪音可以说是控制得非常不错的。

但是我觉得 10EM-P 在胎噪方面的控制似乎要差一些,好的静谧性控制在结合声音之下你会对轮胎的状态感受相对“模糊”因为你几乎听不到它的太多声音。
而 10EM-P 的胎噪能让你感受到更多路面的信息,粗糙沥青路、快速路、水泥路面等等,你都能从座舱区别出来,这点就看个人喜好了。

乘坐感受方面,10EM-P 前排驾驶感受和乘坐感受都挺不错的,底盘质感配合这个大沙发不会让你觉得很晃,品质调控得非常不错。
但是后排在一些起伏路面会带来一些晃动,这也是基于整体的运动调教而带来的,但好在这些是纵向的感受,那种左右摇晃的感觉反倒没有。
以上便是领克 10EM-P 的动态驾驶感受了,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就能感受到 10EM-P 的底盘调性还是非常明显的,刻意偏向于一些驾驶,但是又会比较克制,保留了大家在意的一些经济性问题。
对比与之前的极致的动态感受而言,这次领克 10EM-P 做了很多妥协。
三、领克 10EM-P 辅助驾驶体验
我们这次试驾的领克 10EM-P 是带有 Thor 芯片的千里浩瀚 H7 的版本,目前最新的辅助驾驶版本也是推送到领克 900 上了,但在领克 10EM-P 上体验我们应该是独家。
我一直都说,这段时间以为吉利在辅助驾驶上的步伐越来越快,肉眼可见的进步;从此前试驾的吉利银河A7到现在的领克 10EM-P,都有着明显的提升。

这次我们也是在深圳的上下班高峰期的城区路段体验了一下领克 10EM-P 的辅助驾驶,对比此前在重庆的体验,整体稳定好了很多。
视频上传成功
这里主要是体现在遇到复杂情况时不会中途直接断开,系统保留了决策时间,这也就是所谓的处理速度变快了。
视频上传成功
这样带来了其他的优势也能直接反哺,城区 NOA 的时候明显的主动能动性高了很多,拥堵路段下它也可以根据车流速度实现变道了,这点非常意外。
视频上传成功
初次之外,遇到慢车时跟车也不会傻乎乎的一直跟着,决断速度快了很多。
下到城区小路之后,这次领克 10EM-P 的绕行策略也聪明了很多,回想上一个版本领克 900 对于绕行的判断还是相对较弱的,经常会停住不动甚至退出。
视频上传成功
而领克 10EM-P 给我们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思考能力一直都在。但缺点目前来看还是非常明显,由于数据过滤速度还在提升,领克 10EM-P 对于一些场景下的判断还是太过激进。
缺少一些安全动作的规避和兜底,这是我认为后续需要继续提升的地方,看到路能动固然是好,但也要做到“走一步,想多一步”。
视频上传成功
另外值得留意的是,目前领克 10EM-P 是领克旗下首款搭载小蓝灯的车型;其中前脸,侧面,车尾都装有小蓝灯,辨识度非常高。

四、 领克 10EM-P 全新座舱体验
领克 10EM-P 将会是吉利旗下首款搭载 FlymeAuto2.0 车机系统的的车型,对比现在的 FlymeAuto 车机系统无论是美感还是操作的便捷性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所以这次的座舱体验也是领克 10EM-P 的重点,接下来和大家简单回顾一下;但值得留意的是目前的 FlymeAuto2.0 还不是推送状态,很多功能还得以最终版为主。

基于不同用户使用习惯, FlymeAuto2.0 依然是提供壁纸、车辆 Alive、地图三种选择。除此之外,2.0 还新增了高快 NOA、城市 NOA、泊车辅助等多个场景中,做到“行泊停”还原世界。
视频上传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还原世界的 SR 界面内容非常丰富,基本可以做到精准还原,甚至是地面上的减速带在 SR 模型世界中都能显示识别。


另外, FlymeAuto2.0 车机系统还新增了大卡片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在此前桌面小卡片的基础上点击其,可展开大卡片,浏览到更多关键信息,操作更便捷。

同样为了操作便捷,FlymeAuto2.0 车机系统还新增了多任务小窗功能,支持多任务与贴边悬浮小窗,多任务使用切换更加便捷;像领克 900 那类长联屏车型还支持主副屏双小窗。
视频上传成功
在前段时间,吉利正式成立了吉利星瑞智算中心,这次也终于赋能到了车机上,这次 FlymeAuto2.0 融合星睿 AI 大模型、阶跃多模态模型、DeepSeek R1 模型,实现了丰富的 AI 功能。
视频上传成功
包括日常我们的用车场景,例如拥堵目的地旅游指南等等都可以通过 AI 助手告诉我们,还有我们用车保养等等都会适时提醒。
除此之外, FlymeAuto 引以为傲的无界互联也得到了升级,在 Flyme Link 2.0 上,可以支持车控手机,跨端服务、跨端 AI、硬件共享等功能。

视频上传成功
我们可以在车端调用手机回复信息、呼叫代驾外卖,又能支持手机应用调用车内外摄像头。
应用的使用范围也更广了,FlymeAuto2.0 支持从应用官网直接下载安装应用,应用支持小窗和全屏运行;支持在车机应用商店安装和打开手机应用,开放性更高。

另外新版高德导航(810 版本)能支持车道级沉浸式导航、巡航红绿灯等功能,日常体验更佳。

哨兵模式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FlymeAuto2.0 哨兵模式新增行人轨迹跟踪、开门杀监测、周围车辆入库监测功能,上车之后查看录像更方面,而且更加节能。
五、领克 10EM-P 外观回顾
这款车从年初的谍照露出时大家可能也就明白了,领克 10EM-P 整体造型还是延续了 Z10 的设计的;上车身基本实现了复用,依然是领克 The Next Day 设计语言。

但是细节上还是有一些差异的,所以接下来我们先简单聊聊其中的差异点。

首先第一点就是车身配色,这次领克 10EM-P 外观配色非常丰富,除了极夜黑、流体灰、璃光紫、拂晓白之外,还有天云米、鎏光金两款全新色系。

而我们实拍的则是流体灰,不过我更喜欢那个鎏光金,那个金色采用了默克专利 Xirallic 珠光和水晶珠光双珠光材料;在光线下能呈现出两种色泽;非常吸引人。

第二点,领克 10EM-P 采用了全新的运动套件,增加了前唇、侧裙、小尾翼,与整车的气质非常吻合,动感十足。

第三点则是后保,我们发现实拍的领克 10EM-P 搭载了全新后保扩散器设计,突显既运动又优雅。

以上这些便是领克 10EM-P 在造型方面一些新的升级点了,而其他地方则是更多是延续了下来。像 The Next Day 的家族式前脸、传承 The Next Day 概念车的日行灯造型、造型非常纯粹。

我觉得这个切入点做得非常好,首先大家无论从命名还是造型上都能直接想到这款车就是 Z10 的插混版。而没有用全新的命名和造型去开创新车型。

因为那样做的成本大,而且领克 Z10 的造型现在依然非常符合领克的设计语言,实车低趴,显得非常有力量感。

来到侧面,流光雕刻腰线,26.5°超跑大倾角 A 柱设计, 侧面更显修长; C 柱 12°上扬倾角设计 ,获得超跑般姿态与运动感;流体雕塑般车身线条设计,科技运动完美结合。

无边框车门以及无水切的设计依然是保留了下来,简洁的型面的同时也极具细节。

值得留意的是,领克 10EM-P 的前排玻璃是双层夹胶的设计,但是后排挡风是单层的加厚玻璃(此前 Z10 是前后单层加厚)。

除此之外,值得留意的是,因为门板版型的原因,领克 10EM-P 的后排玻璃并不能完全降下,这点事需要注意的。

尺寸方面, 新车长宽高分别为 5050×1966×1487mm,轴距达 3005mm ,而领克 Z10 则是 5028x1966x1468mm,轴距同为 3005mm。
轮毂方面,实拍的领克 10EM-P 搭载了 21 寸锋曜轮毂 255/40 的马牌轮胎。同时新车也具备了 19 寸的星辉轮毂,是一种较为经济的选择。

来到车尾,领克 10EM-P 的尾部设计非常科幻,迎合了前脸的设计语言,全宽式贯通尾灯,排布精细的 LED 光源带来强烈的科技感,形成品牌独特的视觉识别效果。

天窗过渡到尾翼的弧线非常流畅自然,新车尾部这里给了小鸭舌以及实拍车型的电动尾翼两种选择。其中电动尾翼的一体性很好,一眼看过去基本不会发现有尾翼的缝隙。

而电动尾门的开启按键则是融合在尾标的字母“O”里。

配置方面,新车的后置摄像头整合在贯穿式尾灯的正下方,而 360 影像的摄像头则是集成在了保险杠牌照框的正上方。

六、领克 10EM-P 内饰回顾
此前我们也是介绍过了领克 10EM-P 内饰 所以这里我也回顾一下;先总结一下,这款车的内饰给我的感觉相对比 Z10 来说反而是有了很多升级的点,并不是我此前考虑因为定位的问题而一味地减配了一些东西。

从内饰的整体布局可以看到领克 10EM-P 还是以大横屏+长条液晶仪表+HUD 抬头显示为核心,以“晨光律动”为设计灵感,打造高阶科技感驾驶舱,一样看去与 Z10 大差不差。

基础配色方面有月影黑、赤霞橘、日光米, 三种内饰风格,另外曜金黑外观配色的车型还有(超纤绒翻毛皮)运动专属配色;黑金铺陈奢华底色,拥有专属运动座椅高档植绒顶棚。


还有这个双幅式的多功能方向盘,造型战斗而且握感还挺舒服的。

接下来继续和大家分析一下领克 10EM-P 与此前领克 Z10 有一些差异的内饰细节。
首先最明显的就是 IP 台中央音响位置的设计,在领克 10EM-P 上这个位置采用了扬声器+空调出风口融合的升降,空调开启迎面风时,风口自动升起至 9.5°

再有就是 IP 台的长条氛围灯;领克 10EM-P 的氛围灯采用了与领克 900 同款的 256 色 RGB 氛围灯, 74 颗灯珠点缀,可随音乐律动。

遮阳板位置,领克 10EM-P 换成了传统的遮阳板设计,而不是此前墨镜片的形式,带来的好处就是能换装上一个面积更大的化妆镜。

中央扶手位置,领克 10EM-P 采用了双层的开合方式,按键打开里面是一层较浅的储物格,如果把整个中央扶手盖子掀起,则可以看到里面带有一个冰箱(压缩机),冰箱支持 -6~50° 的温区。

当然了,此前 Z10 放在这个位置的香薰系统则是没有了。

充电接口方面,领克 10EM-P 的中央扶手底部也是镂空设计,并且还在底部植绒,减少翻滚碰撞声音;并在里面新增了 Type-C 口和 USB 接口(后排双Type-C)使用起来更方面。

手机无线充电面板则是支持主驾单侧 50W(带主动风冷)

触手可及的地方基本都是用了皮质包覆,据了解全车采用了 18 ㎡ 软性材质包覆,豪华感拉满。

除此之外前排的其他位置基本就与 Z10 保持一致了,都是走了一条兼具了性价比和舒适性的极致路线。
像舒适性配置方面,领克 10EM-P 这次也带有哈曼卡顿 23 扬全景声音响,1600W 功放+23 扬声器巧妙布局,拥有7.1.4 多声道,并且还带有发动机主动降噪功能。

说到这点值得留意的是,领克 10EM-P NVH 表现,据了解全车内外饰件 90% 以上都是使用专业声学材料,比行业平均水平 75% 要高很多。
座椅配置方面,领克 10EM-P 全车采用了云感零压座椅,前后座椅均配备电动调节、通风、加热和按摩功能。配置拉满。

来到后排,领克 10EM-P 对于后排也有一些比较大的升级,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副驾驶后排新增了一个小桌板,提高了日常使用的便利性。

另外,领克 10EM-P 的后排是支持一个电动靠背无极调节的,这点在 Z10 上也是没有的。

除此之外,领克 10EM-P 保留了后排智能超大扶手,上面集成了座椅功能(加热、通风、按摩)的触屏按键 ,乘客无需弯腰即可调节后排座椅功能。

水杯架也是采用了按压式的隐藏式设计。另外让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个 B 柱的出风口位置,扫出来的风面积兼顾的范围更广。


七、 领克 10EM-P 空间详解
空间方面,我觉得领克 10EM-P 整体的空间表现还是足够宽裕的,给我们保留了很多日常家用便利的收纳空间,其中后备箱的尺寸也非常深。
具体尺寸方面,经过我们实测,领克 10EM-P 后备箱纵深为 111cm,最大宽度为 122cm。

前排的镂空储物空间长度22cm,宽度17-21cm;而冰箱长 26cm,宽 13.8cm,高 15.8cm,储物空间还是非常富裕的。


乘坐空间方面领克 10EM-P 其实对比此前的 Z10 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对于 10 EM-P 这个定位来说我觉得它的乘坐空间表现已经非常好,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宽度都非常富裕,坐在里面的感受不会很狭窄。

具体的表现方面,官方身高 170cm 的我在前排座椅调至最低,前后距离适中的情况下,头部空间为两拳。

在前排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来到二排,把座椅靠背角度调至最大,此时头部空间为一拳一指,腿部为两拳有余。

而在靠背角度调至最小的时候,此时的头部空间为一拳两指,腿部空间不变。

具体的座椅参数方面,经过实测后排座椅宽度为 131cm,后排座椅纵深 49cm,高度为 31cm。

乘坐起来给人的感觉与臀部的接触面积还是非常大的,可以比较舒适地伸展;但是缺点也比较明显,对于膝盖位置的大腿承托性依然比较差,座椅高度相对一般。

离地间隙方面,领克 10EM-P 没有空悬,所以底盘包围的最低点离地间隙分别为,前 21cm,后 21cm,中间 15cm。

作者结语 ... /
以上便是我们这次领克 10EM-P 动态试驾的全部内容了,可以看到领克 10EM-P 这次带来的不仅是全新车型这一简单的概念,智能化方面也象征着领克所迈向的 2.0 阶段。在领克 10EM-P 我看到了它对于领克品牌的保留,也看到了对于市场产生的微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