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站推荐
- 全站置顶
- 撤销首页推荐
- 社区推荐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设为精华
- 热门推荐
- 撤销审核
- 进小黑屋
- 生成议题
2025 年前 6 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零售 546.8 万辆、同比增长 33.3%,新能源车在国内总体乘用车的零售渗透率 6 月份提升至 53.3%。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国内车企也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实现了对海外车企在华销量的“弯道超车”。虽然众多海外品牌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并且开始发展新能源相关技术,但我们往往用“大象转身”“巨轮调头”去形容他们。
在经历了时间的洗涤后,海外品牌也完成了自身的技术沉淀,并且将于 2025 下半年迎来产品爆发期,那么今年下半年国内市场会迎来哪些重磅的海外品牌新能源车型,就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
奔驰-纯电 CLA 领衔
奔驰作为豪华品牌中最早布局新能源之一的车企,其在 2019 年就为我们带来了 EVA 纯电平台,并且采用了很有前瞻性的模块化设计。当年 EQS 刚推出时风阻系数就达到了惊人的 Cd=0.20 ,并且电池容量达到了 111.8kWh。
随后的日子里奔驰基于 EVA 平台还陆续为我们带来了 EQS SUV、EQE 等等车型,但随着国产新能源的崛起,奔驰纯电车型的产品力也显得愈发不足。
当然,奔驰也并未止步,MMA 平台的开发也被提上了日程。 全新 MMA 平台相比之前的 EVA 平台,简单的总结主要有 3 个方面的革新,包括 800V 电气架构、全新电驱单元以及全新的操作系统 MB.OS
-全新纯电 CLA
“CLA 概念车是一系列全新以电动为先的车型的先驱,它们将成为进入梅赛德斯-奔驰世界的门户。”奔驰 CEO 康林松如此形容奔驰 CLA 概念车。
而纯电 CLA 继承了大部分的概念车设计理念,虽然说整体外观没有当年 EQ 系列车型那么惊艳,但其内在确确实实可以和国产车型掰一掰手腕了。
外观方面,其实早在 2023 年年底,奔驰全新一代 CLA 的概念车就已经亮相了。而这次加长版的国内专属 CLA 车型也采用了一些此前的概念方案。

尺寸上,这次长轴距版本的 CLA轴距为:2830mm,而标轴版轴距:2790mm,增加了 40mm。

另外奔驰 CLA L 是带有前备箱的,能实现>500L 前后备箱总空间。

尾部相较于前脸来说,会更加倾向于概念车的设计。贯穿式灯带配备半圆形的灯组造型,内部带着“三叉星”,十分简约且有辨识度,这显然也是奔驰对于设计上的新突破。

座舱方面,奔驰纯电 CLA 这次也采用了全新的设计理念,搭载了全新的一体式 MBUX 超联屏(10.25 英寸仪表屏+14 英寸中控屏+ 14 英寸副驾屏) 。

生态方面是这次 CLA 相对于 EQ 车型的优势所在,生态上会更加开放,通过预留的安卓系统接口,能够融合更多的第三方应用,并且拥有其应用原汁原味的界面和功能。 例如我们可以看到,官方 PPT 中有许多熟悉的国产 APP。

三电也是 CLA 的拿手好戏,基于 MMA 平台的纯电车型,都将搭载 800V 、碳化硅等技术。 全新 CLA 提供了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版本,单电机搭载的是 200kW 的电机; 并采用了碳化硅(Sic)逆变器以及加入了两档变速箱(1 档 11:1 齿比,2 档 5:1 齿比),从而实现更好的效率以及更高的时速区间。

针对中国市场纯电 CLA 将会推出长轴版,计划有三个版本:CLA 260、260+ 和 CLA 300+ 4MATIC。从现有信息来看,纯电 CLA 车型将于秋季正式上市,目前已经开启预订。
宝马-新世代车型
宝马虽然已经为我们带来了多款新能源车型,例如 i3、ix3、i5、i7 等等,但这些车型都是基于宝马油电共用平台打造而来,除去老牌豪华车企优秀驾控体验以及品牌力加成以外,宝马的纯电车型对比国内车型并没有产品力优势,并且还一度陷入了“价格战”旋涡。
所以宝马拿出了应对方案-新世代车型,早前宝马推出了两款新世代概念车:Vision Neue Klasse 和 Vision Neue Klasse X,所代表的就是宝马未来的轿车和 SUV 两大细分市场产品矩阵。
而时间来到 2025 ,基于概念车所打造的量产车型距离我们也是越来越近了,而宝马在新世代的首战选手,便是新世代 iX3。
- 新世代 iX3
据此前曝光的消息来看,宝马新世代的首款车型将会是新世代 iX3, 该车海外代号 NA5 ,在国内将推出长轴距版。代号 NA6 。

外观方面, 从谍照中我们也能看见,新世代 iX3 在姿态、前脸、细节等方面上都保留了概念车上大部分的设计理念。

三电上,新世代车型都会基于 800V 平台打造,并且宝马已经和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签订电池供应协议。能量密度提升20%,续航里程增加30%,充电速度提升30% 。
动力上,目前已知的是新世代宝马 iX3 50 版本车型配备前异步电机+后励磁同步电机,CLTC 工况下续航里程为 900km。
智能化上,宝马新世代车型也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这次 iDrive 再度进化为全景 iDrive,以“驾驶乐趣为中心”为设计理念再度进行创新。

BMW 视平线全景显示和目前小米 YU7 上所搭载的是同一种技术,视觉效果还是有保障的。

向心中控则是一个不规则形状的异形屏, 异形屏从人机工程学角度对驾驶员的视线进行了优化,缩短了方向盘到显示屏的距离,让触控操作更加轻松。

最后则是视觉效果上比较怪异的四幅对称式方向盘, 宝马称其为超感智控方向盘,采用了“主动触觉反馈”和“分层显示”两项创新技术,能触摸、能感知。

当然这些技术都只存在于概念车型上,未来量产车型能搭载多少还是未知数,值得期待。
辅助驾驶上,宝马也和 Momenta 签订了合作协议,未来新世代宝马车型将直接搭载 Momenta 高阶智驾技术,拥有无图城区智驾能力。

最后,官方称宝马新世代首款车型将于 2026 年于沈阳工厂量产下线,这个车型大概率就是新世代 iX3,并且有望于今年年底正式发布,让我们一起期待一下吧。
奥迪-以合作塑造新 AUDI
大众集团旗下的奥迪,在以往的纯电产品中,平台数量多到令人有些眼花缭乱,有我们熟悉的 MEB 平台、也有 J1、MLB、PPE 等高端、高性能平台。

时间线来到 2023 年, 奥迪与上汽官宣合作,双方基于国内成熟的供应链,在中国合作开发适合中国市场的新能源产品,这也符合大众集团“在中国,为中国”的理念。
- AUDI E5 Sportback
基于合作下,全新的 AUDI-E 概念车型出现在我们眼前,由于是全新的合作项目,所以 AUDI-E 只悬挂 AUDI 字母标,不会出现我们熟悉的四环标志,而基于概念车而来的 AUDI E5 Sportback 量产车也是如此。

外观方面,E5 Sportback 采用了与概念车高度一致的外观设计,除了配置区别,看不出有什么大差异。

来到车侧,除了侧翼子板位置增加了辅助驾驶摄像头外,E5 Sportback 的造型设计与此前的概念车没有任何区别。整个造型设计非常舒展。
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 4881/1960/1479mm,轴距为 2950mm。

正尾部能够看到,尾灯也是与头灯类似的设计风格,并且在尾门饰板四周也有交互灯的设计。

上汽奥迪 E5 Sportback 有两种动力版本,性能版为双电机四驱,峰值功率可达 579kW,扭矩可达 800N·m,百公里加速时间为 3.4 秒。
另外一个版本为长续航版,搭载峰值功率 300kW 的电机,扭矩可达 500N·m。纯电续航里程为 760km(CLTC 工况)。

智能化方面,参考概念车的设计理念,AUDI E5 将会在座舱方面凸显“居家”设计理念,全新的三联屏设计相信在智能座舱方面给到我们不一样的惊喜。

最后,新车还将搭载后轮转向以及空气悬架,整车的动态表现还是十分令人期待的,新车将于年内正式上市,让我们拭目以待。
别克-纯电/混动两手抓
通用集团在一众海外车企中,可谓是走在了新能源化的前列,其 2021 年便推出了奥特能平台,并已经应用了电池可拓展、高集成电驱、无线 BMS 等技术。
旗下的凯迪拉克、雪弗兰、别克等品牌都拥有基于奥特能平台所打造的车型,但时间线来到 2025 年,在中国市场还在持续发力的,别克一定排在榜首。
目前的别克,我认为其发力点还是在于混动路线,有我们熟悉的 GL8 所搭载的“真龙插混”,即将到来的至境 L7 也将搭载全新的增程技术。
当然这不代表别克会放弃纯电路线,从之前的信息来看,未来别克将会基于奥特能 2.0 平台为我们带来全新的纯电产品,并且会搭载 900V 6C 电池以及骁龙 8775 芯片,值得期待。
- 全新 GL8 陆尊
作为别克在中国市场的老将车型,别克 GL8 也是大踏步的迈入了新能源时代,如今别克 GL8 陆尊插混也即将迎来新款车型。
外观上新款依旧采用艾维亚豪华美学设计,凸显别克 MPV 特有的大气豪华。此外,新车新增“紫气东来”车身色,令高雅品味再度升华。

内饰方面,新车采用了别克品牌全新的双幅式方向盘+曲面双联屏设计。此外新车还搭配同级唯一的 2.8 米银翼礼宾光毯、云起雪飞律动灯语和 128 色艾维亚氛围灯等豪华迎宾礼仪。

此外,动力以及续航上的升级才是新款车型的重点所在,此前流出的谍照也能看到作为一台插混车型,其充电功率能去到 186kW。

据悉别克全新 GL8 陆尊将搭载“真龙”插混 Pro 系统,支持 5C 超充, 30%-80% 补能仅需 15 分钟,CLTC 纯电续航 202km,综合续航 1450km。
- 至境 L7
别克在增程领域可谓是第一个吃螃蟹的车企,当年的 别克 VELITE 5 就是一台增程车型,并且造型设计相当前卫。

回到 2025 ,别克也重回增程领域为我们带来了至境 L7 车型,而至境将会是别克的高端新能源子品牌。新车除了会采用增程动力系统以外,也会是别克品牌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

外观,新车头灯采用了折线型的设计,从此前的预告来看,新车将采用分体式的大灯,灯组下方有类似星空灯的灯语系统,辨识度很高。

车身尺寸方面,别克至境 L7 长宽高分别为 5032*1952*1500mm,轴距为 3000mm。
车尾方面,新车采用了贯穿式的尾灯设计,同时新车将采用尾部上翘式的设计,虽然尾灯是时下流行的贯穿式造型,但内部细节很丰富。

动力方面,至境 L7 采用由代号 LD3 的 1.5L 增程器组成的增程混动系统,1.5 排量发动机最大功率 115kW,电机峰值功率 252kW,零百加速时间 5.9s。
纯电续航方面,至境 L7 搭载 40.2kWh 电池组,CLTC 纯电续航 302km,综合续航 1400km+。
现代- E-GMP平台持续发力
现代集团旗下的现代&起亚,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曾经在中国的燃油车市场也是制霸一方的存在,但随着国内新能源化进展迅速,韩系品牌也逐渐被人遗忘。
虽然现代与起亚在新能源车上也在持续发力,其中也不乏优秀的产品。基于 E-GMP 纯电平台,它们也打造出了诸如 现代 IONIQ 5、 IONIQ 6、起亚 EV6 等等车型,但这些车型始终没有进入国内,即便入华也可能会面临着水土不服的问题。
起亚 EV5 就是很好的例子,产品力本身是没有问题,但经过了国产车型的一番“鞭挞”后,其销量也没有太大的起色,不温不火。
回到现在,现代又将带着 E-GMP平台的全新产品,重新杀回中国市场。
- 现代 ELEXIO
现代 ELEXIO 是现代基于 E-GMP 平台所打造全新紧凑级纯电 SUV 车型,预计将于三季度便会正式上市,由北京现代负责国产。
外观方面,北京现代 ELEXIO 采用全新的设计语言,运用分体式灯组搭配封闭式前格栅的设计。细节方面,牌照框下方配备主动进气格栅。

车身侧面,北京现代 ELEXIO 整体的设计具有很强的力量感。 车身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 4615/1850/1676(1700)mm,轴距为 2750mm。

车尾方面,新车采用了富有层次感的设计,贯穿式尾灯组两侧上扬增添其辨识度。细节方面,北京现代品牌标识位于后挡风玻璃下沿。

内饰方面,新车虽然作为一款紧凑级车型,但其内饰却十分丰富,采用了 27 英寸一体式连屏设计,远端小尺寸仪表、多功能方向盘等等,看起来并不像同级的内饰风格。

动力方面,北京现代 ELEXIO 提供单电机以及双电机两套动力总成,双电机车型前/后电机峰值功率分别为 160/73kW,单电机车型峰值功率 160kW。
续航方面,新车搭载 64.2kWh 和 88.1kWh 电池组,其中 64.2kWh 电池组对应 CLTC 纯电续航 518/540km,88.1kWh 电池组对应 CLTC 纯电续航 590/692/722km。

官方表示新车在常温环境下续航里程可达到 700km 以上,27 分钟可将电池电量从 30% 充至 80%。
在辅助驾驶方面,官方表示北京现代 ELEXIO 未来将采用鸿蒙智行的解决方案,在 2026 年推出 L2+ 级城市自动辅助驾驶功能。
作者结语 ... /
我们总说海外车企新能源化是“巨轮调头”“大象转身”,但现在来看这艘巨轮距离调头完成应该也不远了,并且老牌车企在某些细节方面还是有着自身的造车底蕴的。
这些年,我们见证了国产品牌的百花齐放,也见证了国内新能源市场一轮接一轮的洗牌,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下现在还在场上的基本都是很有实力的选手,在海外车企重新开始发力之后,国内的新能源市场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就让我们拭目以待。